第63章 戰匈奴(三)(1 / 2)

有夏六年十月初,平城(大同市)方麵諸夏聯軍與匈奴戰場。

箭過兩矢,諸夏聯軍左右兩翼一萬代國騎士便回身後撤,向追來的匈奴兵回身射箭。代國騎士皮甲角弓,還是弓騎兵的那一套戰法。

在代國騎士回身之際,諸夏聯軍的萬乘戰車卻毫不減速,戰車禦手瘋狂打馬,讓戰馬加速奔馳,無數四駟戰馬拉著奔馳戰車一頭撞進了匈奴騎兵的陣線之中。

雖然交陣之前的兩軍對射中,匈奴勇士們因為甲具箭矢不如南人而落了下風,但匈奴勇士們卻毫不膽怯,個個手持長矛彎刀吼叫著,對著奔馳戰車就是迎麵衝了上去。

兩軍陣線相撞,匈奴勇士們人借馬力,長矛突刺,如果對麵的聯軍士卒眼力不夠,躲不過去匈奴人的長矛突刺,那即便是身著鐵甲也難擋其鋒芒。

不過兩軍對陣交錯而過,交換陣地後,還是更多的匈奴勇士倒在了諸夏聯軍的四米長戟之下。

第一個回合兩軍對衝,讓鍾離昧沒料到的是諸夏聯軍竟然被匈奴人打出了一比二的傷亡比,要知道有夏三年跟烏桓人山口之戰中,晉軍與烏桓人的戰損比可是一比五。

其中固然有牟魏兩軍作戰不力的原因,更重要的還是匈奴騎士依靠捆身突刺戰術,竟然確實能跟穩站於戰車上的甲士一較高下。

諸夏聯軍戰車部隊在駛出一段距離後,緩緩減速,而後停車經過小幅度回旋後,回身整隊再戰。

匈奴人靠近平城城牆三百步時,被牆頭強弓硬弩逼著回頭再戰。第二個回合雙方還是一樣的節奏,雙方先是用弓弩遠程射擊,而後高速奔馳相互突刺,最後在錯馬而過時短兵相接。

兩軍高速對衝了兩個回合,匈奴勇士傷亡三萬餘人,諸夏聯軍士卒傷亡一萬餘人。

回到出發陣地後,晉國揚鷹將軍鍾離昧發現拉車的戰車大多口吐白沫,已然是戰車馬力不濟,於是鍾離昧便見好就收,率軍撤回平城。

匈奴冒頓單於本想趁著戰車入城時機奪城,但甫一靠近城牆便被城頭上與城門外嚴陣以待的平城守軍,劈頭蓋臉一頓亂箭射回。

收兵回營後雙方都宣稱此戰己方大勝,諸夏聯軍聲稱斬首匈奴人三萬,是為大捷。匈奴人聲稱將敵軍逼回了城池,遏製了城中南人企圖出城救援白登山的野心。

平城方麵與匈奴大營晚間皆大擺宴席款待出戰的勇士,以示慶賀。

之後一個月裏,平城內的諸夏聯軍每隔十餘日便會出城逆戰一次。不過由於戰車損失與人員傷亡,規模一次不如一次。

話說白登山大營外,二十多萬匈奴在損失了不少人後,又一次清理了大營外圍的拒馬。

匈奴右賢王呼衍讚比這時卻是也學精了,白登山大營外圍拒馬清理乾淨後,他就派人每日夜間值守:

隻要白登山大營內有一絲動靜,呼衍讚比立馬率匈奴精兵前來與南人夜戰,他決不能再讓白登山大營輕易修複成功。

在與南方諸軍的夜戰當中,呼衍讚比發現南軍每晚必定會派人出營南下汲水。秉持著敵人要作的事,不管如何都要阻撓的原則,呼衍讚比經常夜間率勇士截殺出營取水的南方人。

呼衍讚比誤打誤撞正好觸碰到了項羽等人的命脈:飲水問題。

白登山雖然是平城以東的至高點,但卻隻是矮山而非特別高的山峰,因此山中並無山泉,而白登山地質皆為堅硬岩石,大營中士卒根本無法打井取水,因此晚間從山間小道前往南方三裏(1245米)處的湖泊汲水就成了白登山大營唯一的選擇。

這湖泊距離白登山大營也近,士卒跑步出營汲水來回不過一刻鍾(15分鍾),本來與匈奴人白天交戰,大營晚間派人取水,雙方也相安無事。

自從匈奴人呼衍讚比盯上並襲擊了夜間取水的這些士卒,白登山大營中的用水就漸漸緊張起來。

眼見白登山大營中缺水越來越嚴重,無奈之下晉王項羽召集齊王韓信、魯王蒲將軍及晉國諸位將軍大帳內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