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項羽取河套(1 / 2)

有夏六年冬天特別的寒冷,寒風中透露了眾多悲傷,先是七十三歲的大夏天子姬祁崩逝,不過十數日後,七十六歲高齡的夏公,大夏丞相範增亦追隨大夏天子而去。

姬祁之嫡孫姬兌繼位為大夏天子,以項伯為大夏丞相,晉王項羽又舉薦桓楚為大夏太師,以此昭告天下。

項羽又命晉莊總督葛午代替桓楚為直隸令尹,以洋京次相鄭燁為晉莊總督,以晉陽大學二期榜首杜承為洋京次相。

話說何謂河套?黃河三麵環之謂之河套。

黃河自秦國金城(蘭州)蜿蜒北上,自賀蘭山腳的西套平原(寧夏銀川)向東北流,自陰山南麓折而東,黃河流經匈奴人所謂河南地,也就是黃河後套平原一直向東。

經過雲中郡所在的雲中平原,也就是黃河前套平原折而南,經雲中郡陽壽縣(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又東入晉國馬邑縣(山西朔州)界,地二千裏。

黃河流入匈奴河南地所在的後套平原時,河麵寬連六裏以上,水勢十分緩慢,河床上滿布沙洲、岔流,還有許多旋流,俗稱“破河”。黃河河水達洪水位時,形成一片汪洋,不分乾岔。這一段黃河的河道,極不穩定,常向南北遷移,因此造成許多牛軛湖。

後套平原可以說是最典型的河套地形了,黃河自沙漠之間叉開兩條向北和向東的河道,黃河北河道在陽山(狼山)南麓拐了個幾字型又重新匯入主河道。

為了區別黃河在後套的兩條河道,匈奴人將黃河主河道稱之為南河,陽山(狼山)南麓的那條與之平行的河道稱為北河(烏加河)。

河套北邊的陰山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高原的寒風,因此陰山以南冬季要明顯比陰山以北溫暖,黃河以北的陰山山脈可以一分為二,東邊前套雲中平原北方的陰山(烏拉山與大青山),西邊匈奴河南地即後套平原北方的陽山(狼山)

因為漠北匈奴祖地燕然山(杭愛山)冬天過於寒冷,因此位於陽山(狼山)以南的黃河後套也就是匈奴河南地,自古以來一直是匈奴單於冬天露營過冬的地域。

秦國兼並天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奪取了匈奴河南地,又渡過北河(烏加河),占據陽山,遷徙庶民充實邊縣。

其後蒙恬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甘肅岷縣),東至遼東(遼寧境內)的萬裏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藉著天險,設置要塞,將匈奴人擋在了陰山以北。

秦朝末年,蒙恬被秦二世賜死,中原諸侯並起,遷徙至黃河後套的庶民戎卒相繼逃回了故鄉,而匈奴又在單於冒頓的帶領下逐漸強大起來,此消彼長之下,河套守將蒙靖隻能將防線收縮至前套陰山南麓的雲中平原據守。

在有夏五年九月份和有夏六年的十月份(十月為歲首),晉王項羽在平城(大同市)白登山挫敗匈奴單於冒頓率軍南下劫掠的企圖後,並未乘勝追擊,直搗匈奴河南地,也就是黃河後套平原。

有夏六年三月春,晉王項羽秘密帶著三萬親衛三軍,駕著萬乘奔馳戰車來到了雲中郡九原城(包頭市),九原城是陰山長城最西部的重要支撐要塞,位置位於陰山與黃河主河道的交界處,可以說依山戴河,易守難攻。

平城戰敗後,匈奴單於冒頓帶著單於本部返回了燕然山(愛杭山),留下右賢王呼衍讚比駐守河南地(後套平原)。為了防備晉人隨時而來的報複,呼衍讚比將右賢王部匈奴王庭北移設在了陰山北麓。並派樓煩王與白羊王的人守衛陽山(狼山)的缺口處高闕。

黃河咆哮的臂彎裏。晉王項羽的萬乘戰車從九原城中悄然出發,先向北渡過黃河南河,一日一夜急行軍四百餘裏,奇跡般的出現在河套矩形的左上角,陰山山脈西部支脈陽山(狼山)的缺口處高闕(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烏特拉後旗),向這裏的匈奴守軍發動了突然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