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不聞軍令如山(1 / 2)

大宋好屠夫 祝家大郎 1834 字 2011-03-12

<b></b></div> 滄州,古時渤海郡,意為滄海之州。

如今滄州下轄三縣,清池、鹽山、南皮。滄州地界著實不小,西北有草地百萬畝,少人煙,再北就是大遼。東南大片耕地,三縣之地主要在滄州之南,人口比之中原其他州府算少,比之西北州府又多。

滄州府衙駐地就在清池,西邊南皮縣,東邊鹽山縣。

萬人隊伍已入滄州,滄州知府吳懂帶領三縣主官齊聚清河等候迎接。

滄州雖為邊疆之地,卻是百年無戰事,多年不設經略府,由知府吳懂主政此地,這吳懂也是初到任不久,年齡也不大,隻有三十多歲,二十出頭就中了進士,在東京為官多年,才下放滄州知府不到兩年。

也是吳懂倒黴,幾十年沒有經略的滄州,到他一上任,就來了一個經略,心中自然也爽利不起來。

卻是也知道這新來的經略是東京蔡太師的人,更知姓經略是個殺伐果斷之人,吳懂心中自然也就起不了多少想法,蔡太師這座大山,實在有些嚇人。

要說滄州,北宋年間,還有一個名人在此地當過官,便是這包拯包龍圖,任河北轉運使的時候,曾經駐在滄州。

“下官滄州知府吳懂,帶滄州大小官員,見過經略相公!”吳懂便在這清河小城的城門迎接鄭智,左邊大小文官襆頭雙翅官帽,右邊甲胄在身武官。

“多謝諸位同僚,鄭某初來,還望諸位同心協力,不負皇恩。”鄭智早已下馬。說話間左右打量眾人,吳懂麵目白淨間也顯得年輕,一身官服一塵不染,一看就是一個標準的文人。

其餘文官多周正整潔,麵目也顯得保養得當。卻是這武官,鄭智看得連連搖頭,沒見幾人能穿戴一身整齊不缺的鐵甲。雖然這一身五六十斤的鐵甲實在不便宜,但是一個州府也沒有窮到這個地步。

眾星拱月把鄭智迎進清河,吳知府自然與鄭智並行,慢慢介紹城內左右街道事物。

鄭智家屬與手下主要幾人也隨著進了城池,剩餘人都被一個武官迎往城邊的軍營校場。

一路之上這武館急得抓耳撓腮,哪裡想到新來的經略相公隊伍如此龐大,軍營自然不夠用,便是這校場也廢棄多時,長滿了低矮的草木,哪裡有地方安置這麼多人馬。

好在鄭智麾下這些人,建個營寨,也能暫時安身。

城中經略府衙倒是備好了,雖然是買的民宅,改建了一個門頭,卻也不小,一應準備也妥當。

鄭智坐在堂前,右邊並排坐著知府。幾地主官大致熟悉一下,上得茶水,再客套一二,眾人也就不再言語,直把目光看向頭前鄭智。

鄭智也知該自己發言說話了,慢慢放下並沒有喝進去一口的茶杯,開口道:“承蒙官家聖恩抬舉,差我來北地滄州經略,此來有兩項事宜,一來整軍備武,二來仁政一方。如今黨項已頹,武備重心往宋遼邊境轉移,邊境州府,武備稍有廢弛,當重新整合。近來河北山東盜賊四起,滄州重地,更當秣兵厲馬保一方平安。”

鄭智話語已然清楚,第一件事就是要整軍備武。堂下文官自然鬆了一口氣,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來是燒不到他們身上了。

再看在場武官,自然麵色沉重,自己手下軍漢什麼情況是清楚的。再看這新來的鄭相公麾下軍漢精銳,由不得這些武官心中不急。

在場雖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卻是也隻能出言附和,表示對鄭相公的支持。這鄭相公的背景眾人皆有聽言,東京童樞密與蔡太師親信,可不是玩笑。

鄭智說完,吳知府自然也要發言:“鄭相公來滄州,實乃滄州幸事,諸位當竭心用力,不負相公,不負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