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撤離行動(1 / 2)

異常生物見聞錄 遠瞳 2022 字 5個月前

結束神力連接之後,莉亞從神壇上跳了下來,一邊玩著自己垂在胸前的一縷頭發一邊跟郝仁嘀咕:“話說……你覺得我給他們的標準聖肖像是不是再莊重一點會比較好?”

??郝仁想了想之前莉亞擺拍半天之後才終於敲定下來的“標準聖肖像”,發自肺腑地評論道:“說真的,我簡直不敢想你當時腦子裏都想了點啥怕不是上次跟渡鴉12345見麵的時候被對方平均了一下san值?”

??莉亞頓時露出憂心忡忡的模樣:“那要不……我再給他們重發個經典版的?我當年有一個挺經典的宣傳照來著,舉著個傻兮兮的杖子,站在貝殼上,腦袋後麵還有好幾圈聖光雖然我一直覺得很傻但當年流傳特別廣。”

??說著她又嘀咕起來:“我這次主要是覺得吧,經曆了一次沉睡重生之後總要有點新氣象,而且現在夢位麵百廢待興的,大家可能需要一個更有活力的女神來鼓舞一下士氣什麽的……”

??郝仁一巴掌拍在腦門上:“你也不怕有幾個極端的狂信徒看見你那親民形象之後直接士氣崩了?”

??莉亞大受打擊:“那我果然還是換回去吧。”

??不過這時候旁邊的薇薇安突然開口了:“其實我覺得不換也行,你可以選擇走偶像路線有句話怎麽說的來著?為了拯救啥啥啥的世界,誰誰誰決定站出來成為偶像……”

??“你那都不挨著,而且都多早的老梗了,”莉莉打斷了薇薇安,“不過我也覺得不用換了,親民形象挺好的。而且你這回頭再跟那個教皇換照片其實更容易崩人設……”

??郝仁擺了擺手,阻止她們把話題越拉越遠的舉動:“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問題,咱們還是乾正事吧。話說剛才那是最後一波神力廣播了吧?”

??莉亞歎了口氣:“幸存者不多,能廣播的星球也就那幾個,其它幾個生態行星上的土著還不會直立行走呢,霍爾萊塔就是最後一個了。”

??“嗯……塔納古斯-卓姆人剛脫離虛擬方舟兩年,目前還是半配給製社會,組織度高的很,不會出亂子;霍爾萊塔的輝耀教派影響力極強,他們也能自己保證秩序;艾歐那邊的社會重建進程雖然還不高,但他們總共也就一艘避難方舟的人口,現在剛發展到幾個城市大小,再加上艾歐星球上空有我留下的武裝衛星陣列,那邊照看起來也容易;最後是代行者那邊……他們就更不用擔心了,幾乎是個全軍事化的種族,又有網絡化思維,大概是幾個盤子裏最穩的一個,”郝仁摸著下巴一個個數過去,“剩下的幾個原始生態行星直接交給武裝衛星群來保護,這麽算算,也就安排妥當了。”

??“讓凡人為自己的世界而戰吧,”莉亞輕舒口氣,“挺不挺的過去,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從不遠處傳來,世界樹神殿巍峨的大門向兩邊打開,萬王之王洛肯那仿佛岩石雕刻一般的龐然身軀出現在大門口:“母親,黑暗深淵傳來最後一條通訊,瘋囂之主已徹底突破中層封鎖線,守夜人部隊將放棄所有哨所並按照計劃撤出監獄。”

??莉亞點了點頭,轉頭看向郝仁:“我們去守望要塞。”

??黑暗深沉的太空中,一片規模巨大的宇宙要塞靜靜地漂浮在群星之間。

??它們有著明顯的無人機巢風格以漂浮天體為基礎開始建設,從天體中延伸出來的金屬護壁和連接框架再慢慢形成各種功能性的設施與巢穴,而在大型巢穴之間則修建著厚重的堡壘連接牆,在連接牆表麵整齊排列著無人機炮台以及加強型要塞護盾發生器,無數大大小小的無人機子機和無人機母艦在這些設施之間穿梭不息,繁忙而沉默。

??但這要塞群的規模卻比任何一座正常的無人機巢穴都要巨大它修築了遠遠超過巢穴標準的陣地設施,比起偏向於增殖和開拓功能的無人機巢穴,它明顯更傾向於守備功能,那些數不儘的護盾發生器和固定式炮台給人以強烈的印象,讓人忍不住想到它便是一根堅實的釘子,死死釘在陣地上之後,便可以阻擋任何的狂風浪潮。

??這裏就是守望要塞,最靠近黑暗深淵宙域的一座軍團設施,它已經極端逼近監獄的“視界”,以至於站在要塞的觀景平台上便可以直接看到一片如墨的黑暗在眼前湧動,帶著一種幾乎要將人吞噬的壓迫與窒息感。

??守望要塞的名字由此而來。

??而在守望要塞後方,還有無數座與它類似的要塞群被錨定在太空深處,量產型的湮滅長矛和無以計數的無人機炮台都指向同一個方向,靜靜等待著“囚犯”脫困的那一刻。

??巨龜岩台號從翹曲空間脫離,平穩地降落在守望要塞的一號控製塔旁,通過控製塔延伸出的連接橋,莉亞與郝仁一行登上了控製塔頂端的觀景平台。

??黑暗深淵那層隔絕任何信息流動的“視界”在他們眼前湧動著,儘管實際上還有著數百萬公裏的距離,可仍然給人近在咫尺之感。

??觀景平台上方的金屬閘門悄無聲息地打開,一團液態金屬從中緩緩降落下來,並蠕動著形成無人機集群意識的交互界麵,那張不斷變化的麵孔看向郝仁的方向,無機質的聲音從液態金屬團深處傳來:“距守夜人部隊最後一次發出信號已經三十分鍾,目前仍無任何新的信號傳出。”

??“守夜人部隊在撤離之前摧毀了所有信息節點,並會關閉自己的所有交互功能,”莉亞解釋道,“他們要最大程度地控製自己與外界的信息交換,以減少‘事件邊界’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