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襄陽之危(1 / 2)

<b></b></div> “蒙古韃子從正月中旬到二月底,對襄陽府城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進攻,雖說進攻都被打退了,可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朝廷已經派遣夏貴和範文虎等人,分彆率領大軍馳援襄陽,可馳援的大軍悉數被蒙古韃子打敗,被迫撤離,情報署預計,接下來蒙古韃子將要展開更大規模的進攻,爭取儘早攻陷襄陽府城。。。”

“京城方麵,朝廷和樞密院的意見倒是統一,都是想著全力救援襄陽,夏貴與範文虎率領馳援襄陽的大軍悉數遭遇失敗之後,兵部提出調遣駐紮在四川的大軍馳援襄陽,不過這個建議沒有得到樞密院的準許,樞密院之意思,依舊是調遣駐紮在兩淮的禦前諸軍,以及駐紮在京西路的其他方麵軍隊,馳援襄陽。。。”

“大都方麵,蒙古親王哈必赤依舊駐紮在開封府城,不過其麾下的兩萬蒙古軍士,已經抽調一萬人回到大都,蒙古親王塔察兒依舊駐紮在漠北,據傳從開封府城抽調的一萬蒙古軍士,很有可能已經開赴漠北草原。。。”

袁世春稟報的很是詳細,這些情報的獲取,都是經過情報署大量的歸納和整理,特彆是有關大都方麵的情報,獲取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需要綜合以往獲取的諸多情報,經過詳細的整理,做出精確的推斷,才可能得到。

李庭芝、郝經和曹文剛等人,聽的非常仔細,吳邵剛則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吳邵剛根本想不到,蝴蝶的翅膀一旦扇動了,曆史的進程就會發生改變。

在吳邵剛的印象裡麵,襄陽府城城池堅固,蒙古大軍不可能很快拿下的,而且蒙古大軍數次強攻襄陽府城,都是遭遇到失敗,最後轉移進攻樊城,拿下了樊城之後,在朝廷不願意繼續馳援襄陽府城,襄陽府城守軍絕望的情形之下,固守襄陽的呂文煥選擇了開城投降。

蒙古大軍圍攻襄陽府城足足持續了七年時間,一直到鹹淳九年,才攻克襄陽府城,不過在這個過程之中,大宋朝廷也遭遇到沉重的打擊,數路援軍馳援襄陽,都遭遇到失敗,導致最終賈似道不願意繼續派兵馳援,而且蒙古大軍在拿下襄陽府城之後,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攻陷了臨安府城,導致謝太後決定投降,大宋朝廷至此基本滅亡。

而且蒙古大軍圍攻襄陽府城,顯得不急不躁,一直牢牢的圍困襄陽府城,大量的進攻在鹹淳七年左右才開始的。

可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蒙古大軍圍攻襄陽府城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開始了對襄陽府城的總攻,而且攻勢很是激烈,朝廷派遣夏貴與範文虎先後馳援,都遭遇到失敗。

吳邵剛知道,駐守襄陽的呂文煥很是驍勇,而且襄陽府城的百姓也很是團結,同仇敵愾,抵禦蒙古大軍的進攻,讓蒙古大軍遲遲不能夠攻陷,可是這種堅持,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那就是襄陽府城的背後是大宋朝廷,能夠給與有力的支持,一旦蒙古大軍展開大規模的進攻,朝廷馳援的大軍遲遲不能夠攻破蒙古大軍的包圍圈,給與希望,那麼情況就會發生改變。

現在看來,情況在朝著這方麵發展。

合丹應該是下定了決心,或者說是被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催促了,必須要儘快的攻陷襄陽府城,所以才會在正月的時候,就加強了對襄陽府城的進攻。

馳援襄陽的宋軍,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夏貴和範文虎悉數都失敗了,兩人可謂是朝廷之中最為驍勇的戰將了,接下來,朝廷想要馳援襄陽府城,將變得更加困難。

袁世春說完了,屋子裡麵陷入到沉默之中。

醒悟過來的吳邵剛,看著李庭芝等人,每當他沉思的時候,眾人都是不會說話的,因為這個時候,正是他思考對策的時候。

眼見吳邵剛停止了思索,李庭芝開口了。

“我認為,朝廷和樞密院,怕是很快就要給四川方麵下敕書了,要求駐紮四川的大軍馳援襄陽,退一步說,就算是駐紮四川的大軍不願意馳援襄陽,也要開始在河南路方麵發起進攻,以牽製蒙古大軍對襄陽府城的進攻,或許忽必烈和蒙古朝廷沒有辦法了,抽調進攻襄陽府城的大軍,應對中原出現的問題。。。”

李庭芝論述觀點的時候,郝經頻頻點頭,曹文剛則是在沉思。

“嶽父大人認為,我們是不是該發起對河南路的進攻。”

李庭芝稍稍沉吟了一下,臉色慎重的開口了。

“我認為,一切都要以節度使衙門的戰略決策出發。”

李庭芝的這句話很是乾脆,意思也很明確。

吳邵剛點點頭,看向了郝經。

“大人,下官認為,李大人的決定是正確的,目前情況之下,節度使衙門不應該被朝廷和襄陽拖累,應該按照自身的戰略部署行事。”

郝經說完之後,吳邵剛看向了曹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