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曆練(1 / 2)

<b></b></div> 吳邵剛的長子吳瑞坤已經八歲,虛歲九歲了。

得益於竇默與許衡等人的全力教誨,吳瑞坤知書達理,舉手投足都是表現不俗的,這被竇默和許衡宣揚出去,得到很多官吏的讚譽。

竇默與許衡倒不是想著要宣揚自身教諭之水平,而是通過宣揚吳瑞坤的聰明睿智,達到宣揚吳邵剛絕非一般人的目的,而竇默與許衡的這種宣傳,得到了李庭芝和郝經等人的大力支持,而逐漸熟悉了節度使衙門事宜的劉秉忠和張文謙,同樣是支持的。

這已經足夠的證明,吳邵剛的威望達到了其他人不可能企及的高度。

這一切意味著什麼,眾人心知肚明,隻是礙於吳邵剛對這方麵事宜的反感,眾人暫時不會提出來罷了。

竇默與許衡兩人進入廂房的時候,吳邵剛已經在等候了。

許衡儘管出任了侍禦史,可還是會抽時間到雲川學府去授課,而且禦史台需要諸多的官吏,有些時候許衡也會從中挑選出來精乾睿智的讀書人,加入到禦史台之中,一段時間竇默甚至有些意見了,若是突出的學生悉數都挑選到禦史台去了,節度使衙門要求派遣地方官吏,竇默豈不是無法提供人選了。

看見竇默與許衡兩人,吳邵剛連忙站起身來,對著兩人抱拳行禮。

見到這一幕,竇默和許衡連忙稽首還禮。

“竇大學士,許侍禦史,你們應該受我這一拜,犬子得益於二位先生的教誨,學到了知識,長了很多的見識,我很是滿意。”

竇默看看許衡,跟著開口了。

“大人過獎了,這都是許侍禦史和下官應該做的事情,若是我等教授不好,就無顏麵對大人,更是辜負了大人的信任。”

讀書人說話總是有些文縐縐的,吳邵剛其實不習慣這一套,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情,都喜歡直來直去,可雲川學府的情況不一樣,畢竟是有功名的讀書人聚集的地方,咬文嚼字是常有的事情,畢竟這也是學識的一部分。

所以和竇默等人說話的時候,吳邵剛也是比較注意的。

寒暄了關於吳瑞坤學識方麵事宜之後,吳邵剛的話鋒一轉。

“吳瑞坤虛歲已經九歲了,二位可否記得我當初的話語,九歲的時候,就要出門去曆練了,總是呆在府城之中,不可能知曉百姓的疾苦,更是不知道民生的艱辛。。。”

吳邵剛的話語還沒有說完,竇默就急著開口了。

畢竟竇默是吳瑞坤的先生,在吳瑞坤的事情上麵,還是有發言權的。

“大人之決定,下官不同意,不知道許侍禦史如何看。”

許衡也跟隨開口。

“下官與竇大學士的看法一樣,不同意大人之決定。”

吳邵剛微微搖頭,表示在這件事情上麵,他已經下定了決心。

應該說吳瑞坤的年紀還小,沒有必要這麼早出去曆練,千年之後的這個年紀,還在背著書包上小學,在父母的麵前撒嬌,可是吳瑞坤的情況不一樣。

治國理政,政策必須有延續性,也就是說,繼任者的能力和品行,是決定一切的基礎,就算是鐵打的江山,繼任者荒淫無道,也會將大好的江山葬送,吳邵剛無法知曉千年之後的事宜,可是他們還是能夠掌控近百年的局麵,那就是培養出來性格堅韌、品行優異、學識精湛的接班人。

帝王的江山父子相傳,符合這個朝代的規律,若是按照千年之後的模式操作,一定會天下大亂,這一點吳邵剛是無法改變的,所以他會特彆注意對吳瑞坤的教諭。

看見吳邵剛搖頭,竇默有些著急了。

“大人應該明白拔苗助長的道理,吳瑞坤年歲尚小,此刻出去曆練,也不一定能夠真正知曉民生事宜,下官的意思,還是等到吳瑞坤冠以成年禮之後,再行出去遊曆。”

許衡看了看竇默,眼神有些複雜,情急之下的竇默,居然說出來這樣的話語,看樣子讀書人的本性還是沒有消除。

吳邵剛倒是無所謂,他知道竇默的苦心。

“竇大學士,其實我也不想這樣做,不過我必須這樣做,吳瑞坤若是在這個年紀,不能夠知曉民生之疾苦,那他就不配是我的兒子,我不是要求他全部都懂得,完全知曉其中的道理,我是想著讓他明白,民生不易,要敬畏百姓,絕不能夠因為自身的喜好,而勞民傷財,治大國如烹小鮮,日後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詳細思考其中的利弊,要為天下蒼生著想,要為江山社稷著想,不要過多的考慮自身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