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被迫的聯合(1 / 2)

<b></b></div> 末哥親王再一次成為大元朝廷的使者,此次陪著他的是兀良合台。

吳邵剛已經稱帝,創立大明王朝,其京城就在開封府城,山東之戰,蒙軍征南大軍的覆滅,對於大元朝廷來說是沉重的打擊,這種打擊近乎於致命,而山東之戰,更是讓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認識到了吳邵剛的厲害和明軍的犀利,蒙軍必須要傾儘全力對明軍展開反攻,否則自身將要遭受到巨大的威脅。

偏偏這個時候,漠北草原不平靜了,身體不適的漠北草原盟主海都恢複了,準備再次領兵在漠北草原作戰,占據更多的地盤。

海都此人,讓忽必烈痛恨不已,恨不得生啖其肉,每每在大元朝廷遭遇到重大事宜的時候,幾乎都能夠看見這個海都的身影,當年阿不裡哥爭奪蒙古大汗之位,海都挑出來支持阿不裡哥,之後大元朝廷準備滅掉大宋的時候,海都再次舉兵在漠北草原作亂,現如今大元朝廷遭遇到沉重的打擊,準備集中兵力反撲的時候,海都再次蠢蠢欲動。

海都為什麼在漠北草原作亂,其中原因忽必烈很清楚,海都是窩闊台大汗的孫子,當年窩闊台既大汗位時,蒙古草原的部落首領和王爺曾經在窩闊台的麵前立誓,今後都是由窩闊台的後人繼承蒙古大汗的位置,可惜的是,窩闊台之後是蒙哥繼承了大汗之位,蒙哥乃是托雷的後人,而且蒙哥繼承大汗之位後,窩闊台的後裔遭遇到沉重的打擊,勢力漸漸被削弱,不要說繼承蒙古大汗之職位,就連自保都有些困難了。

蒙哥去世之後,忽必烈繼承了蒙古大汗之位,海都壓根不服氣,認為這大汗之位應該是自己來繼承的,蒙古草原的王爺和部落首領應該兌現當年的承諾,讓窩闊台的後輩繼承蒙古大汗之職位。

為了削弱海都的實力,忽必烈也想過辦法,包括派遣八剌前去出任察欽汗國大汗之職位,目的就是讓八剌狠狠的打擊海都,初期這個目的達到了,八剌的確與海都兩人死掐作戰,可惜不長的時間,海都與八剌就實現了聯合,讓忽必烈的打算完全落空。

海都在漠北草原結盟,歸附其的部落首領不少,這一直都是忽必烈的心病。

忽必烈從未想過與海都議和的事宜,他憋著一口氣,就是要徹底的打敗和征服海都。

在漠北草原,已經有了一種讓忽必烈不安的傳聞,既海都才是真正的蒙古大汗,忽必烈不過是漢人的皇帝,完全被漢化,沒有資格管理草原的事宜。

蒙古部落習慣於遊牧,不會修建固定的城池,蒙古包就是他們的家,蒙古金帳就是大汗的行營,至於說漢人構築城池、坐守城池之中的拿著做法,在蒙古部落之中是遭遇排斥的。

蒙古人就是要遊牧,一輩子都在馬背上生活。

海都秉承這樣的認識,也一直都是這樣堅持下來的,或許正是因為海都死守蒙古部落的習慣,認為蒙古人是這世上最為高貴的人,才得到了漠北草原諸多蒙古部落的支持。

反觀忽必烈,已經不可能秉承這樣的認識,與時俱進的忽必烈很清楚,在馬背上是不可能治理天下的,就算是奪取天下,也需要有固定的根據地,若是在中原遊牧,那等於找死。

海都不會退讓,忽必烈不會退步,於是兩人之間的廝殺,斷斷續續,不可能完全停止。

其實海都的力量,是絕比不上忽必烈的,曾經有幾次忽必烈派遣大軍,大敗海都,將海都攆到更遠的昂可剌河以北,幾乎就要脫離漠北草原了,可惜忽必烈不可能完全將心思放在漠北草原,這才讓海都有了喘息的機會。

山東之戰後,忽必烈與末哥等人仔細商議,找尋打敗明軍的辦法,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蒙軍不能夠兩線作戰,漠北草原必須要穩定下來,有可能的情況之下,大元朝廷還要得到漠北草原部落的支持,讓草原的首領送來更多的軍士,壯大蒙古鐵騎的力量。

忽必烈明白漠北草原的穩定至關重要,他好不容易克服內心的憤怒,同意派遣使者,前往漠北草原與海都談判,大元朝廷與末哥各自讓一步,大元朝廷承認海都在漠北草原的盟主地位,認可海都對目前占據地方的統領,而海都則要保證不再對大元軍隊展開進攻,不再漠北草原惹事,保證漠北草原的穩定。

這已經是忽必烈能夠做出的最大讓步,蒙古人之間的盟約,一諾千金,肯定是要堅持下去的,哪怕忽必烈已經成為大元朝廷的皇上,若是違背了誓言,落下一個兩麵三刀、不守承諾的罪名,怕也是會招致無數蒙古部落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