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終極一戰(5)(1 / 2)

<b></b></div> 時間轉眼到了七月中旬,正是酷暑季節,吳邵剛親率的明軍,駐紮在莒縣一帶,而忽必烈親率的蒙軍,則是駐紮在沂水一帶,雙方誰都沒有發起主動的進攻,似乎都在等待對方首先發起進攻。

僵持的局麵暫時維持,莒州也被一分為二,莒縣靠南的地方,悉數被明軍掌控,各級的官府也悉數都歸順大明朝廷,而沂水以北的地方,依舊為大元朝廷所掌控。

酷熱的氣候,對於軍隊來說,消耗是很大的,不僅僅是軍士的消耗,還有戰馬的消耗。

相比較來說,吳邵剛一點都不著急,明軍的補給運輸線早就建立起來,源源不斷的物資運往了莒縣,提供大軍的開銷,而保證軍士以及戰馬的吃喝,成為了吳邵剛要求最為嚴格的事情,為了防止運輸線遭遇到蒙軍的進攻,所有的物資都是從兩淮進入到海州,運往莒縣的,如此蒙軍就算是想著劫持,也是望洋興歎,要知道繞道兩淮進攻,除非蒙軍軍士個個都是神仙,否則尚未抵達兩淮,怕就要遭遇覆滅的命運。

忽必烈卻有些承受不住了。

正是秋收季節,朝中的末哥親王以及左丞相阿合馬,正在拚命的征集糧草,供應大軍的開銷,可問題是大軍的人數太多,消耗太大,戰馬加上軍士每日裡的消耗是驚人的,一兩個月的時間還好,若是時間再長一些,恐怕末哥親王與阿合馬在沒有多少辦法了。

大元朝廷從未一次性出動如此多的大軍,就算是征南大軍,當時的總兵力也不過十五萬人,而且征南大軍的很多開銷,都是通過在南方劫掠獲取的。

蒙古鐵騎的軍士,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不喜歡攜帶大量的糧草,這源於他們作戰的習慣,以前蒙古鐵騎在草原作戰的時候,沒有攜帶糧草的習慣,都是就地取材,攜帶的糧草能夠維持三五天的時間,就算是頂天了。

不過蒙古鐵騎的移動速度非常快,有時候強行軍,每日最高能夠達到六百裡到八百裡地,憑著閃電般的速度,他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擊垮對手,從未獲取必須的開銷。

可現在不一樣了,蒙軍與明軍對峙,蒙古鐵騎閃電般的速度,暫時不能夠發揮作用。

如此一來,百姓就遭殃了,田地裡的莊稼,老百姓根本得不到,全部都被蒙古大軍劫掠,而且百姓還要負責到田地裡麵收割,爾後將收割的糧食一粒不剩的交給蒙軍軍士。

可以預料的是,莒州、濟南府、泰安府、密州、益都府以及淄州一帶的百姓,年底和來年春耕季節,將陷入到絕境之中,家中沒有糧食的百姓,肯定活不下去。

不僅僅是尋常的百姓,就連那些士紳富戶,此刻也難免遭遇到劫掠,家中的糧食被大軍強行的征收,若不是這些士紳富戶藏起來家中的錢財,恐怕來年也沒有糧食吃了。

大元朝廷控製的山東各地,已經變得烏煙瘴氣,到處都是怨聲載道,甚至有百姓因為偷藏糧食,被蒙軍軍士毫不留情的斬殺。

無數的百姓開始逃離家園,這裡麵也包括士紳富戶,可惜他們想的太簡單了,蒙軍軍士豈能夠讓他們輕易的離開,官道上麵設立了諸多的關卡,不準任何人離開本地,蒙軍的軍官很清楚,這些人若是大量的離開,必定湧向河北一帶,大量的蒙軍都集中在山東了,地方駐紮的蒙軍軍士數量不足,若是這些人到河北去作亂,那蒙軍的後方就難以穩定了。

忽必烈很清楚這一點。

對於百姓的境況,忽必烈一點都不關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以前也有過,那個時候屠城,在村鎮大肆的劫掠,幾乎造成千裡無人煙的局麵,也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忽必烈擔心的還是糧草供給的問題。

近四十萬的大軍,而且有精銳的十五萬蒙古鐵騎,消耗太大了,僅僅依靠朝廷,真的是無法承受的,長時間這樣拖下去,恐怕不需要征伐,自身就要被徹底拖垮,故而守在沂水等待明軍的進攻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發起主動的進攻,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打垮明軍。

忽必烈做事情異常的果斷,一旦下定了決心,馬上就會發布聖旨。

當然,身經百戰的忽必烈,做事情是有把握的,派遣出去的斥候,早就將莒州的情況偵查清楚,明軍駐紮在莒縣一帶,兵力也是很多的,莒縣縣城已經被明軍占領,蒙軍若是貿然開進,前往莒縣與明軍作戰,會存在諸多不利的因素。

不過想要明軍移動作戰,這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拖延時間對於蒙軍是最為不利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握好時機,展開大規模的進攻,一舉打垮明軍。

思慮再三,忽必烈做出了決定,大軍朝著莒縣的方向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