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攻上去了! (1 / 2)

兩顆火球,一顆火球偏離了方向。

另一顆則徑直向劉中用不遠處的一輛戰車襲來。

戰車旁的民夫驚慌失措,試圖逃離這突如其來的危險。

他們扔下戰車,轉身欲逃。

但身後卻是火銃兵,沒地方可逃。

「轟!」

一顆燃燒著的火球猛然撞擊在明軍的戰車上,巨大的衝擊力使戰車傾斜。

雖然滾石撞到後並無動彈,但飛濺的火油卻如同惡魔之吻,迅速將戰車吞噬在一片熊熊烈焰中。

更不幸的是,一些火油濺落在一個民夫身上。

這種火油異常粘稠,一旦沾身,便如同附骨之蛆,瞬間點燃了民夫全身。

民夫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他的同伴試圖救助,但徒勞無功。

隻能眼睜睜看著他被無情的火焰吞噬,最終在痛苦中倒下,一動不動。

劉中用目睹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既感到一陣惡心。

又暗自慶幸那顆火球並未瞄準自己的戰車。

寨牆後的清軍不時發射火球,它們或擊中戰車,或落在壕車與轒轀車上。

攻山器械被點燃,民夫與士兵們在火海中掙紮。

有的在地上打滾,有的四處奔跑,悽厲的叫聲與混亂交織在一起,引起不少慌亂。

好在這些火球的攻擊並不精準,數量也有限。

對於龐大的明軍而言,這些攻擊造成的傷害不過是滄海一粟。

在激昂的鼓點中,祖大壽麾下的新軍加快了行進的速度。

迅速接近到離寨牆僅六七十步之遙。

到達這一位置,戰車紛紛停下,準備展開掩護射擊,緩緩推進。

青牙軍的火銃,雖能在百步之外穿透重甲,但其準確度卻取決於各軍的精銳程度。

在這樣的距離上,能否精準命中目標,便成了關鍵。

儘管遠程彈丸即使精準度下降,其破壞力依然不容小覷。

誤傷敵人也能造成嚴重傷害。

與箭矢不同,箭矢在射程極限時因動能不足而威力大減。

故有「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之說。

然而,即便火銃的破壞力再強,若無法命中目標,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火銃的精度高於弓箭,但在百步之外射擊,對於祖大壽新軍的火銃手們來說,仍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即便偶爾命中,也純屬運氣使然,戰爭絕不能依賴這些低概率事件。

因此,祖大壽在援遼之前,便確立了在七十步內開火的原則。

當明軍準備開火時,寨牆後的清兵陷入了混亂。

在軍官們的怒吼聲中,他們搶先發起了攻擊。

如同爆豆般密集的火銃聲響徹。

寨牆後的漢軍火銃手,以及朝鮮軍銃手,紛紛向明軍開火。

「嘭嘭嘭嘭……」

寨牆各處接連升起濃厚的白煙,火銃發射的火光時隱時現。

在銃聲中,劉中用感覺到麵前的戰車被彈丸擊中,發出嘩嘩啪啪的響聲。

一些彈丸打在車前的挨牌棉被上,激起一片棉絮。

幸運的是,清軍的火銃威力並不出眾。

在如此之遠的距離下,很難穿透戰車所配備的挨牌擋板。

更何況這些戰車前還額外覆蓋了厚重的棉被,以增強防禦。

朝鮮軍的火銃,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相較於八旗漢軍的裝備,更是相形見絀。

不過,總有那麼幾個清軍工匠技藝超群,他們製作的某些火銃威力驚人。

一發彈丸幾乎穿透了劉中用戰車上的棉被與挨牌,僅差毫釐。

在這一片混亂中,劉中用身旁的一名火銃手不幸中彈。

他翻滾在地,胸口右側鮮血如箭般噴湧而出。

另一輛戰車上的火銃手同樣遭遇不幸,一發彈丸雖未穿透他的棉甲。

但在這個距離上,彈丸的衝擊力猶如重錘猛擊。

令他痛楚難忍,隻能發出痛苦的悶哼,顯然已受內傷。

清軍的火銃,儘管威力參差不齊,但在七十步之內,其威脅不可小覷。

「嘭嘭嘭嘭……」

寨牆前硝煙四起,清軍的火銃連綿不絕。

每一次射擊,牆頭便如白龍騰空,硝煙瀰漫。

緊接著,是火箭發射的轟鳴聲。

大量的火箭在空中呼嘯亂飛。

這是清軍從寨牆後,使用不知從何而來的火箭,向明軍發起的攻擊。

「還擊!」

在銃聲與火箭的交織中,明軍的咆哮聲大作。

大批明軍火銃手迅速上前,將推車的民夫們撥開,將自己的火銃穩穩架在戰車上。

緊接著,比清軍更為猛烈的火銃爆響聲震徹雲霄。

明軍戰車前爆發出陣陣濃密的白煙。

寨牆後傳來陣陣慘叫,不少清軍中彈倒地。

青牙軍的精良火銃,加之威力強勁的彈藥。

這讓祖大壽新軍的火銃手們發射的彈丸異常致命。

隻要被擊中,不是當場喪命便是重傷難愈。

清軍士兵遭受了猛烈的火力洗禮。

鉛彈如雨般傾瀉而下,無情地撕裂他們身上厚重的棉甲,無論是純棉還是嵌甲,都在這致命的彈雨麵前顯得脆弱不堪。

鉛彈在他們體內翻滾,肆意破壞,將內臟攪成一團模糊,鮮血隨之噴湧。

倒下的清兵發出悽厲的哀嚎,回蕩在山嶺間。

劉中用也加入了這場殘酷的射擊。

他射出的子彈擊中了一名朝鮮兵的頭盔,但由於距離過遠,具體戰果難以確認。

在這樣的山地戰鬥中,地形的複雜使得火銃的戰術運用受到限製。

前排的士兵射擊完畢後,不能有效將空火銃遞給後方。

射擊完畢後,必須迅速後撤,將位置讓給後續的戰友。

所以,對自己的戰果,劉中用不能再次射擊確認。

雙方隔著寨牆和戰車,展開了激烈的對射。

火銃聲此起彼伏,硝煙瀰漫在雙方陣地前。

飛舞的彈片、棉絮、泥土和石屑在空中交織。

火箭不時劃破天空,向明軍陣地飛來。

雖然火箭的精準度不高,但如果倒黴被命中了,其破壞力依然不容小覷。

同時,從寨牆後方,一些八旗正兵的弓箭手也加入了戰鬥。

好在在這個距離上,弓箭的威力大打折扣。

清軍的戰術通常是待敵人接近至五十步之內再射箭。

那個時候箭矢威力已經不弱了。

若採用仰射,箭矢的威力便能如同火箭大小。

在那震天的戰鼓聲和灼熱的陽光下。

雙方的士兵在戰場上拚儘全力搏殺,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鮮血與勇氣。

清軍憑藉有利的地形,而明軍則依靠火銃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