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迥然不同的氣氛(1 / 2)

論功行賞、定罪之後,便是各官將的酒宴慶賀。

宴會上,洪承疇、張霖若等人慷慨激昂,鼓舞士氣,激勵眾將再接再厲,為大明立下新功。

尤其對平虜伯溫越,眾人都是讚譽有加。

在捷報如潮的氛圍中,眾人舉杯暢飲。

儘管此戰途中遭遇波折,總體而言,戰事進展順利,先前的策略一一得以實施。

特別是陣斬阿濟格的消息傳開後,全軍上下士氣高漲至繁體。

對於接下來的戰事,各官將普遍持樂觀態度。

特別是那些未參戰的將領,更是摩拳擦掌。

期待在輪到自己時,能夠立下戰功。

此次,溫越與祖大壽、付崇英、曹變蛟、王宸霆、王撫等坐於一桌。

見曹變蛟與付崇英眉飛色舞,溫越暗自點頭,二人部下在戰鬥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席間,曹變蛟、王宸霆紛紛向溫越敬酒祝賀,對青牙軍新功表示羨慕。

王宸霆更是笑言:「可惜啊,這次未能與溫將軍並肩作戰,否則老王我,也能沾點光了!」

眾人聞言,皆大笑。

溫越亦笑,隨即正色對王宸霆道:「王老哥駐守杏山,擔子不輕,這場戰,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許多硬仗惡仗等著我們。」

曹變蛟放下筷子,凝重道:「確實如此,近日建虜窺探日益頻繁,料想他們在鬆山受挫後,會圖謀我大興堡,意圖截斷我軍糧道!」

溫越點頭讚同:「這是肯定的,今日一戰,建虜戰鬥力不容小覷,特別是他們兵力龐大,現更有大量火炮與火銃部隊,我們絕不能存有輕敵之心。」

今日的戰鬥,儘管明朝軍隊宣告勝利,但各部實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卻暴露得淋漓儘致。

溫越分析,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諸如牛苛、湯通、柏恩光等將領,恐怕難以與清軍抗衡。

李鳴負和左顯光麾下的秦軍雖能應對農民軍,但在清軍麵前則勝負難料。

其餘將領或可勉強維持均勢,祖大壽則有望勝出。

青牙軍雖戰鬥力強,但終究不能四麵出擊,難免有被牽製之時。

然而,明軍內部的將領各懷心思,各自為政。

宴會中,將領們按桌次自然分化為數個陣營。

溫越為自為一軍,曹變蛟則自成一派,則與牛苛、湯通、等軍將領為洪承疇麾下。

李鳴負、左顯光、劉繼虎等人則保持中立。

再觀洪承疇等三人,雖在低聲談笑,商討捷報的撰寫。

但洪承疇、張霖若、王恩寵三人心思各異。

未來的局勢走向,溫越難以預測。

這時,劉繼虎在歡笑之餘,不忘向溫越訴苦。

提及戰事一開,火藥消耗速度遠超預期,希望平虜伯能給予補給。

溫越點頭應允,回想當初賣給朝廷的火銃,每支配備五十發彈藥,平時的戰事規模下是夠用的。

但鬆山大戰持續時間未知。

這樣的彈藥配給恐怕難以持久。

今日之戰,他的青牙軍定裝紙筒彈藥消耗尚可。

但「萬人敵」等武器的彈藥消耗卻頗為嚴重。

若是戰事繼續這樣下去,輜重營攜帶的「萬人敵」彈藥,恐怕僅能維持一至兩個月的供應。

參謀局的先見之明令人欣慰。

他們早已預見並規劃好大軍的後勤保障,確保補給線的持續運作。

沿途設立的兵站和商站,如同生命線,隻要糧道暢通無阻,武器與糧草的供應將源源不斷。

溫越胸有成竹,向劉繼虎保證:「子藥的供給,你無需掛心,我青牙軍還是能保證的!」

這個時代,火器的使用受限於火藥的生產。

一旦火藥供應充足,定裝紙筒彈藥的製造便不再是難題。

以青牙軍為例,火藥廠的工人在流水線作業下,每人每天能夠包裝出數百發定裝紙筒彈藥。

一個工廠的日產量可達數萬發,一年下來,其總量更是難以想像。

青牙軍在火銃製造上,如今已建立起嚴格的標準。

鉛子的生產採用模具鑄造,每次鑄造都能批量產出,且尺寸偏差極小。

這免去了手工挑選和打磨的繁瑣,大大加速了定裝紙筒彈藥的生產流程。

火藥的充足供應,確保了溫越麾下武器的穩定生產。

青牙軍現今的火藥生產技術,雖受季節影響,但年產量達到數百噸黑火藥完全不在話下。

這正是溫越敢於大規模配備火器的底氣所在。

他並不擔憂武器的流失,因為沒有火藥,任何火銃都不過是無用之物。

劉繼虎聽到溫越的承諾,喜形於色,激動地說道:「一切就靠平虜伯了!平虜伯的慷慨,令小弟感激不儘,今後我定將竭儘全力,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在場眾人聞言,皆哄堂大笑,溫越也忍俊不禁。

再看身旁的付崇英,見他也是哈哈大笑,便沉吟片刻,說道:「付兄弟,這次戰後,我軍繳獲了許多建虜的盔甲,等下回去後,你挑些合適的,讓你的部下換上吧。」

溫越原本對明軍的裝備問題有所耳聞,但神機營的狀況之糟,卻超出了他的想像。

清軍的箭矢輕易穿透了神機營士兵的盔甲,這令他頗感意外。

付崇英尷尬的笑了兩聲:「讓平虜伯見笑了,我的部下確實表現不佳。」

其實他心中清楚,神機營的問題並非一日之寒。

日常的訓練鬆懈,對武器和盔甲的維護更是敷衍了事。

實際上,他們所裝備的,乃至祖輩傳下來的盔甲武器。

原本是質量上乘。

然而,因長期缺乏妥善保養,盔甲內部的甲片已鏽跡斑斑。

為了在上級和皇帝麵前裝點門麵,他們僅僅在盔甲外衣的麵料上下足功夫。

使得外表看似威風凜凜,實則不堪一擊,隻是一副空殼。

更甚者,那些擁有馬匹和騾子的官兵,竟公然剋扣馬料。

不僅不餵養自己的坐騎,反而將糧食轉賣牟利。

上下皆是如此。

這也是明軍戰馬普遍瘦弱的原因之一,軍隊的腐敗和懈怠由此可見一斑。

說來慚愧,付崇英過去對這些細節並不上心。

他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社交往來上。

直至臨陣對敵,神機營上下才猛然醒悟,平日的疏忽如今竟成了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而清軍的盔甲,每一套都製作得極為精良。

哪怕有些被青牙軍的火銃和火炮所損,但大部分隻需稍加修復,便能再次投入使用。

這讓不少明朝的將領感到汗顏。

意識到自己軍隊的裝備與建虜相比,實在相形見絀。

由於溫越慷慨地讓出了不少戰功,因此此役中繳獲的清軍馬匹、盔甲、兵器,乃至馬肉等戰利品,都由他來處置。

連曹變蛟這樣的重臣也不便與他爭搶。

這些繳獲的盔甲,總計有三千多副,都被妥善地放在青牙軍中。

在明朝諸位將領的眼中,盔甲與馬匹無疑是最為珍貴的財富與資源。

溫越大方地贈予付崇英一批,這份慷慨怎能不令他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