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上任!苦兮兮的大明匠人們!(1 / 2)

別失八裏,城外一座軍營。

此地被劃分為了神機營駐地。

僅僅不到三天時間,一應錢糧輜重與火器兵源全部到位。

沒辦法,誰讓這神機營的主將,是李弘壁呢?

統籌錢糧兵甲之人,乃是太子少師姚廣孝,李弘壁的恩師!

五軍大營的大都督,是魏國公徐輝祖,李弘壁的結義大哥!

甘肅戰兵的總指揮,是西寧侯宋晟,也是李弘壁的結義大哥!

所以在這三位大佬的鼎力支持下,神機營以一種難以想象的速度,直接就成立了!

此外還有足足成千上萬的火銃被送了過來,以及近五百名鐵匠。

好在李弘壁也不是無人可用,他還帶著自家李猛這五百部曲。

簡單敘述了一遍“三段式射擊”的精髓,李弘壁就讓李猛負責操練這些神機營將士,至於他自己則是跑來跟匠人們談心了。

說實話,李弘壁以為他也算是見慣了人間疾苦,可是當他看見眼前這些匠人後,這才終於明白,什麽叫做沒有希望,什麽叫做行屍走肉!

大明立國之後,太祖朱元璋為保障武器裝備標準化生產,在中央朝廷尚未建立統一武器製造機構的情況下,允許各地衛所自造武器,包括火器在內。

畢竟那是戰時,天下初定,需要各地衛所戰兵鎮壓關隘要害之地。

直到洪武十三年,朝廷才在工部虞衡清吏司下設立軍器局和鞍轡局,負責武器裝備製造工作,同時加強對各地製造武器特別是火器的控製,收回了地方衛所私造火器的權力。

不久之後,太祖又在內廷裏麵設置兵仗局,同樣負責武器生產。

至此,大明中央武器製造分屬工部和內府兩個係統。

然而不管是中央的兵仗局、軍器局也好,還是地方衛所裏麵的工坊也罷,這些匠人似乎都是一樣的窮困潦倒。

明明是掌握著技術的核心人才,此刻卻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混的還不如那些在大街上要飯的乞丐!

李弘壁看著這些誠惶誠恐、神情麻木的匠人,也是忍不住歎了口氣。

士農工商,這是古代王朝的階級共識。

士就是官員縉紳,以及地方士紳,他們在朝為官在鄉為紳,掌控著最多的權力和田地,自然貴為四民之首。

農就是農戶百姓,華夏曆代王朝都是農耕社會,曆代帝王對糧食農耕都十分重視,所以農排在第二位。

工就是工匠,眼前這些宛如乞丐一樣的匠戶!

工匠的地位本就卑賤,隻比那些以逐利為生的商人高出了些許。

而且因為工匠還要承擔大量的徭役,比如修築宮殿,比如修繕河堤等等,每年都必須得去輪班服徭役,拿不到工錢不說,還有被打殺的風險,因此匠人的日子也是過得苦不堪言!

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國朝繼承元朝匠籍製度,軍匠屬於軍籍,專門負責武器、軍裝、儀仗等的製造和修理工作,子子孫孫,世代承襲,不得有任何變更!

說白了,一切罪惡都是源於朱元璋定下的戶籍製度!

大明立國之後,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選擇繼承元朝的“諸色戶計”戶籍製度,將戶籍分劃為民戶、軍戶、匠戶等籍,民戶務農,並向國家納農業稅、服徭役;軍戶的職責是服兵役;匠戶則必須為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

這戶役製度惡心的地方在於,嚴格禁止更換戶別,各色戶籍世襲職業,不容更改,農民的子弟世代務農,工匠的子孫世代做工,軍戶的子孫世代從軍,當然士紳的子弟那肯定是世代讀書做官啦。

這也就意味著,爺爺是什麽人,兒子就是什麽人,爺爺是個匠人,自己就必須是個匠人,自己的兒子也必須是個匠人,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是匠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都沒有變更的機會。

不得不承認,這種戶役製度,本身就存在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