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狀元楊慎(1 / 2)

申時末,眾學子交上考卷,拜彆皇帝,陸續出宮。</P>

王華拱手問:“皇上,可要先行移交彌封官?”</P>

“不用了,朕親自糊名,明日送掌卷官。”朱厚照道,“諸位愛卿也忙了一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王卿明日去東閣,這次你親自主持評閱。”</P>

“是,臣告退。”</P>

“臣等告退。”</P>

王華、李東陽等人退出奉天殿,大殿一下子變得敞亮起來。</P>

朱厚照伸了伸懶腰,朝李青道:“來來來,咱們先看。”</P>

劉瑾小聲提醒,道:“皇上,不先糊上名嗎?”</P>

“?”朱厚照怪異的看著劉瑾,“糊什麼?”</P>

“糊……奴婢失言。”劉瑾回過味兒來,暗罵自己失了智,竟讓皇帝守規矩。</P>

朱厚照淡淡道:“你話有些密了,下次注意!”</P>

劉瑾一凜:“是是,奴婢遵旨。”</P>

“去讓人準備燭燈過來,朕要挑燈夜讀。”朱厚照歪頭看了眼李青,“你也陪著吧。”</P>

“嗯。”李青爽快答應,反正都要走了,不差熬個夜。</P>

…</P>

殿試是科舉的最後一步,與鄉試、會試不一樣,答卷不再沿用八股文的格式,而改為策文,更注重務實性。</P>

所謂八股文,是以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此八部分組成。</P>

然,八股文寫的好,不代表能把事做好,朝廷取士可不是隻看文學造詣,最起碼要有基本的政治邏輯,政治大局觀,政治主張。</P>

其實,李青對八股文是相當排斥的,在老朱的主張下,八股文必須遵從四書五經,且以朱熹集注為標準,以至於學子為了科舉成績,思維越來越僵化,觀念愈發陳舊。</P>

客觀來看,八股文禁錮了學子思想,限製了學子發揮,長此以往,造成的損害不可估量。</P>

可站在政治格局,上位者角度出發,李青卻又覺得老朱十分英明。</P>

無他,公平!</P>

四書五經的普及度本就非常廣,加上朝廷以此為科舉考題,以至於價格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P>

這無形中降低了科舉門檻,讓更多的人有資格參與進來。</P>

隻考四書五經,富家子弟的優勢便不複存在,細想想,若朝廷真自由發揮,考題五花八門……寒門學子還有機會嗎?</P>

怕是永無出頭之日!</P>

因為寒門子弟根本沒能力、沒條件,去讀那麼多書。</P>

若大明朝的官員都出自富紳階級,世家子弟,於國於民而言,都非好事。</P>

科舉製度沿襲了上千年,時至大明才做到了相對公平,考題統一化、糊名、謄抄……,可以說,老朱儘了最大努力,給予了寒門子弟突破階級的機會。</P>

當然,這並不能忽略八股文的弊端,朝廷取士不能以考試機器為主,因此才有了策文。</P>

皇帝製策,考生對策。</P>

以保證士子最基本的治國理政能力。</P>

昔年,李青也為科舉做過準備,在四書五經上下過苦功夫,他能體會到八股文有多折磨人。</P>

不過,莘莘學子卻甘之如飴。</P>

真要廢除八股文,怕是會爆發激烈矛盾了。</P>

李青雖明知八股文的弊端,卻也不敢諫言皇帝廢除這一科舉製度。</P>

當初的努力並未白費,在這一刻派上了用場,而且策文看起來比八股文要輕鬆許多,李青效率很高。</P>

“看仔細了嗎?”一旁,朱厚照不滿,“這可是為國選才,你嚴謹點。”</P>

“……我已經很嚴謹了。”李青火大。</P>

“你看你,朕也就一說,繼續繼續……”朱厚照訕訕一笑,低頭審閱起來。</P>

視線昏暗,接著,一排排燭光亮起……</P>

“劉瑾你個混賬!朕剛看到一張有內容的……!”</P>

朱厚照突然一聲喝,李青冷不防,一個激靈差點沒把考卷給撕了。</P>

“你吼什麼……”李青一抬頭,就見朱厚照手中的考卷燃了起來。</P>

劉瑾:(?`?Д?′)!!“呼呼……噗噗……”</P>

又是吹,又是吐口水,總算把還沒徹底燃起的火給撲滅了。</P>

“混賬,你吐朕手上了。”</P>

劉瑾臉都綠了,忙匍匐拜倒,“奴婢有罪,奴婢該死……”</P>

朱厚照顧不上計較,忙道:“快快,去拿紙筆來,朕還記得住被燒的部分,快去……”</P>

“是是。”劉瑾不敢怠慢,忙去一旁取來卷紙,手腳麻利地研墨。</P>

一刻鐘之後,朱厚照揉了揉發酸的手腕,沒好氣道:“這一張紙是學子三年的努力,若是就這麼毀了,人家直接三年白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