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陽明(2 / 2)

李青陪著笑罷,輕輕說:“有時間,我還會再回來的。”</P>

……</P>

六月初。</P>

紹興府,餘姚縣。</P>

今時,王陽明之名已然蓋過了王守仁,李青沒怎麼費心思,便找到了小雲。</P>

不起眼的學塾格外起眼,人滿為患,彙聚了諸多名流,有甚者,不遠數百裡趕來,隻為一睹陽明風采。</P>

夏日炎炎,日頭毒辣。</P>

沒有冰塊降暑,甚至沒有屋瓦遮蓋,人群有老有少,或手持折扇,或頭頂撐傘,席地而坐,平靜有序……</P>

顯然,小小學塾裝不下這麼多人,隻能在稍顯荒涼的院落中進行。</P>

如此盛況,比之昔日李青在武當山講經,有過之無不及。</P>

王守仁麵龐黝黑,已顯老相,汗水流進溝壑,在陽光的映襯下亮閃閃的,有些刺眼……</P>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是為當麵對各種各樣的事物時,多以取決於自己的內心構建起來的人生觀念,價值取向。聖人雲:上善若水。水可為甘露,亦可為洪災,好人可飲,壞人亦可飲……”</P>

台上,王守仁孜孜不倦,台下,人群寂靜,有人皺眉思考,有人提筆書寫。</P>

許久,</P>

王守仁告一段落,有人提問:</P>

“陽明先生,上善無善惡之彆,可謂無善無惡心之體?如若人心也無善惡,是否……心學也無善惡?”</P>

王守仁微微一笑,道:“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四句話,也是一段話。”</P>

“無善無惡心之體,是為一種狀態,而非心學核心。”王守仁啜了口茶,耐心道,“方才之言,不過是對第一句的詮釋,我們繼續第二句……”</P>

“佛語有雲:起心動念,驚起十方鬼神。意為人一動念,心也隨之而動,同時,也有了善惡之分,是為,有善有惡意之動,是以,才有了知善知惡是良知。”</P>

“何為知善知惡?其實很簡單!做了好事,感到愉悅、滿足;做了壞事,感到心虛、惶恐;如此,便有了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P>

王守仁說:“知道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選擇善,放棄惡,便是聖人之言中的格物,所謂修心,便是如此……”</P>

突然,王守仁的神色空前嚴肅,以至於人群靜的落針可聞。</P>

眾人還是第一次見陽明先生這般,不由得屏息凝神。</P>

所有人都意識到,接下來的話至關重要。</P>

果然,</P>

陽明先生深吸一口氣之後,正色道:“我接下來的話,希望喜歡心學的諸位,牢記!”</P>

遠處的李青,也不禁調動真氣,認真聆聽。</P>

隻聽小雲空前認真的說:</P>

“心學是以儒學為主,以禪宗、道學為輔的學說,故此,心學並不排斥儒學,學心學之前,務必要先學好儒學,如若不顧儒學禮法,隻一味大談心學,隻會誤入歧途。”</P>

“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這是儒學核心思想,亦是心學的必修課!”王守仁道,“心學並非獨樹一幟,並非技高一籌,更不是走上世俗成功的學說……”</P>

“啪啪啪啪啪……”</P>

李青撫掌。</P>

受其影響,很快掌聲雷動,久久無法平息。</P>

王守仁抬頭望了望天上大日,見正值當空,已是正午,便道:</P>

“今日就先到這兒吧!”</P>

眾人緩緩起身,作揖……</P>

王守仁沒把自己當夫子,便也隨之還了一禮。</P>

少頃,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人群開始散去。</P>

王守仁沒急著走,隻是悠閒品茶,緩解喉頭乾澀。他都是待人散儘,最後一個離開學塾。</P>

許久許久,學塾清靜下來,王守仁這才動身往外走,然,沒走兩步,卻倏地頓住。</P>

不遠處,是一道陌生又熟悉的身影。</P>

“先,先生……”王守仁呢喃。</P>

一彆又是多年不見,李青的音容都模糊了,直至這一刻,才重又清晰、立體。</P>

王守仁難掩激動,甚至都有些失態,愣在原地半晌,也沒能道出開場白。</P>

李青麵帶微笑,緩步上前。</P>

“小雲,好久不見。”</P>

“好,好久不見。”王守仁喃喃。</P>

好一會兒,他才發覺自己的失態,眨了眨眼,吸了口氣,道:“先生,好久不見。”</P>

“你見老了。”李青說。</P>

王守仁說:“先生還是那般年輕,一如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