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融入他鄉變故鄉》(1 / 2)

母親李可娥土生土長在謨武村,她非常好解讀故鄉的風土人仕,也了解腳下這塊風水寶地的由來,在這片鄉村土地 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為國家貢獻人才。

她繼續給孩子們講解:其實在外鄉人的嘴裏,所謂的‘謨武鬼’是褒義詞,而不知情的人卻經常理解為貶義詞。

這裏的‘鬼字’,指的是謨武村的人聰明,正義,公道,信譽。

聰明的做法是指,漠武村各行各業的有錢人,懂得如何動腦筋經營好生意。

首先,把整個村莊的三條大街,十三條小巷的門麵、商鋪點裝得非常美觀。一切店鋪商品,分類分片,按照省城大地方的麵貌樣子來管理規劃。

從明朝到清朝年間,每天路過謨武的商船達兩三百艘,因為謨武是將樂縣與順昌縣的交易中轉水路市場。村莊有十三條碼頭,另外還有幾個大財主的私家專用碼頭。他們占著水路商船進貨的優勢,把五花八門的生活用品,包括吃的,穿的,用的……

貨物都從省城批發,做到薄利多銷。

在清朝中期,謨武主村多達萬餘人口,加上附近四麵八方的趕圩的人,把三條大街,十三條巷子擠得滿滿的。各種商鋪老板吊貨齊全,隻要你需求的東西是應有儘有,保證全村萬餘人口,不要出村半步,各種鋪麵等於開在你家門口了。

本鄉本土,人民團結,感情深厚,真正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商品貿易又公道,保證你買回的東西質量好,又比其他地方便宜、實惠。

正義,向來是謨武人的好口碑,外地小商販都喜歡來謨武村開鋪做生意。凡是來到此地的商人商貿,隻要你價格合理,謨武的群眾歡迎你和本地老板競爭生意,而且你還能放心地做買賣,不會怕被當地地痞搶,也不會被流氓人陷害,因為村裏曆代治安都好!

當時有句順口溜,是形容在清朝年代的土匪:‘做土匪去搶三十裏以外。’

反過來說,土匪也不敢來謨武村搶劫,因為在謨武村,有名氣一時的功夫人。

信譽,是生意的命脈,本村的商鋪大到金銀首飾,小到針線鈕扣,市場價格都是最公道的。

促進謨武市場的繁榮,無論你是本地人還是外鄉人,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隻要你敢踏入鋪裏買東西,如果身上帶錢不足不夠,或者空手進店,說一句下個圩日帶錢來還,除了金銀首飾店以外,其他店鋪的老板都會笑嘻嘻地肯給你賒賬。尤其是大街上,兩邊並排擺著的十八條肉凳的老板和七莊牛肉鋪的莊主,他們最大方。你要幾斤就砍幾斤去,老板不怕你欠錢賒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