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我話講完,誰讚成,誰反對?(1 / 2)

“江院士說的是核動力發動機嗎?核裂變?”

倒是一位戴著眼鏡,名叫劉曉的院士卻是反應了過來。

江成看了對方一眼,對他的信息江成是清楚的。

華國工程院院士,固體火箭發動機專家,從事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研究,年齡59歲。

但江成仍是搖頭,但沒有再賣關子,而是解釋道,“是核聚變等離子推進式發動機。”

“什麽?!”

“核聚變發動機?這怎麽可能?”

“就是,江院士,你別和我們這些老頭子開玩笑了。”一個年過70歲的老院士笑哈哈地說道。

江成卻是臉色帶笑,“前一陣子,我帶著公司研發團隊,初步設計出了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製造實驗樣機。”

“這個技術如果繼續研究下去,我想在火箭或是航天運載器上,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劉曉院士皺著眉道,“核聚變發動機,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但是這個想法也隻局限在理論和實驗室中罷了。”

“這一塊我不是專業,劉曉是這領域的專家。但我也一直認為核聚變不可控,至少目前來說,核裂變還更穩妥一些。”另一個院士開口說道。

核裂變,是指重元素,像是鈾,裂變成更輕一些的元素。

核聚變,是指氫元素,像是氫、氦,聚變成更重一些的元素。

中間的分界線是鐵(鈷、鎳)。

聚變到鐵,就無法再聚變了;裂變到鐵,也無法再裂變下去。

像是太陽這樣的恒星,目前的階段就是在氫聚變,如果說所有的氫聚變完了,那就會開始氦聚變,氦聚變成碳,碳再聚變成氧,氧聚變成矽,矽聚變成鐵。(實際更複雜,這是簡要介紹)

當然,這是相應條件合適的情況下。

並不是說所有恒星都有機會達成這個條件。

江成也很喜歡這樣和這些院士一起探討,“裂變元素由於中子、質子數量太多,裂變輻射太繁多了,問題太大,還是聚變香。”

“但裂變我們隻要插入個棒子,就能夠減緩裂變速度,聚變就難了。”堅持聚變不可控的院士還是如是說道。

許紹雄也不阻止,任由大家討論。

這就是技術交流,眼前這個江成那可是最年輕的華科院院士呢,在科技領域是不可小覷的,共同交流也是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隻是,他心頭都有些怪怪的。

如果江成真把可控製的核聚變反應堆整出來了,那估計華國工程院第二天就會給他工程院院士的稱號吧?

年僅27歲的華國雙院士,已經不能說是牛逼了。

隻能說是神一樣的人物。

上追一萬年,下起一百年,估計都難有江成這樣的科技之“神”出現。

江成聽了大家的討論,隨後笑著說道,“具體怎麽實現的,自然有我們的特殊技術所在。如果進展順利,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樣機試機了。那麽,等明年試機成功之後,咱們再來談合作事宜也不遲。”

“誒,江院士,你們航天公司也有研發團隊,為什麽會想和我們一同研究核聚變發動機呢?”許紹雄有些奇怪的問道。

“因為我的精力有限,而剛剛成立的研發團隊經驗不足。”江成如實說道。

但華國航天局不一樣,經過幾十年的研發積累,在自主的火箭發動機領域也有了自己的創新和突破。

而麵對未來,不論是航天,還是軍用,核聚變發動機也不是江成一個私人企業可以完全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