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六年4月16日 晴(2 / 2)

宋北雲 伴讀小牧童 2916 字 3個月前

無關個屁!就是殺雞儆猴!</P>

在座的沒有笨蛋,心中知道但卻不好點破,不過他們也都慶幸自己沒有成為那出頭鳥,那些個新貴們真的是富貴了幾日不知道自己吃幾碗飯,死了不冤。</P>

“對了,除了這田地改製之事,還有一件事期望諸位能夠幫忙。”晏殊開口道:“我想來諸位各家都不乏飽學之士,治學之精妙,我晏殊早有耳聞。所以還想請諸位行個方便,到時朝廷開始掃盲之時,若是人手不夠,也請諸位施以援手。”</P>

掃盲?</P>

這些湖廣貴族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太明白這其中的意思。</P>

這時晏殊耐心的解釋道:“土地改製之後,將會有大量的工廠與作坊建立起來,這與那街頭鐵匠、村口篾匠絕非同類,若想要賺錢必是那做工之人粗略識字。”</P>

說罷,宋北雲此時剛好拿出一本寫著操作手冊的東西出來,遞給旁邊的馮會。</P>

馮會眯著眼睛翻看了起來,看了一會兒之後,倒是點頭道:“雖是淺顯,但不識字卻是行之不通。可說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短短時間便能讓人成才了?”</P>

“不是成才隻是識字。”晏殊笑道:“能看懂說明書與操作手冊便可,否則到時工坊來的技術用不出來,諸位的投資不就是白白打了水漂?”</P>

宋北雲接下去說道:“還有局和學堂,諸位彆急著反對,你們大可以去瞧瞧,那裡頭都是一些粗淺的東西,與諸位心中的讀書相去甚遠。且多半是工學可算學,大可不必如臨大敵。”</P>

馮會看向旁邊的人,那人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他這才撚著胡須說道:“幾位大人言重了,此時利國利民,自然是應當通力支持,責無旁貸。”</P>

領袖放話了,其他人自然是無不應允,不過這些東西麼,他們雖然心中多少有些不情願,但都到這一步了,哪輪得到他們不允許呢,忘了晏殊身邊那個人姓什麼了嗎?</P>

給臉不要可是大忌諱,要出人命的。</P>

宴會在和諧的氣氛中結束,但晏殊知道他給這些人埋下的仇恨種子已經醞釀好了,就等著有朝一日萌芽破土而出。</P>

在回去的路上,宋北雲對晏殊說道:“要給他們希望,再給點甜頭。”</P>

“如果他們發展的很大怎麼辦?”</P>

“他們怎麼可能發展的很大?”宋北雲反問道:“工坊給的技術是一樣的,這就是一場養蠱。養到最後那最大的一支,我們就拆了他。”</P>

“如何拆?拆來拆去,不還是他們家的錢麼?”</P>

“這麼跟你說吧,因為時代局限性,這些沒有土地的士紳,最後都會成為逐利的臭蟲,不出三代他們便會把自己的宗族拆個精光的。”宋北雲擺手道:“特彆是這種子孫眾多的人家吧,到時候拆起來方便著呢。況且,隻要工坊永不私營,國家永遠都是有主動權的。”</P>

宋北雲認為國家的機構必須擁有絕對的先進才能掌控住這些日後定然要從地主變成資本集合的家族。</P>

國計民生的產業,這些人想也彆想,首先第一產業農業必須把控在國家手中,接著便是科研、交通、水利、通訊,後續還有電力等等,這些產業絕對是不允許民間資本介入的。</P>

至於怎麼保持國家的活力,首先就是人才的大量湧入,然後就是充足的科研經費,再就是強有力的中央執政能力。</P>

那麼這些人,掀不起什麼風浪,畢竟國家給他們的才是他們的,國家不給他們,他們伸手就連手帶頭一起砍下去。</P>

當然治大國如烹小鮮,這裡需要無數人用許多年去經營,宋北雲一個人也是無法完成的,他現在乾的就是確定個框架,隻要框架不散,建立起良性生態,即便是百年之後也同樣適用。</P>

至於再往後,那就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到時候隻能期望兒孫自有兒孫福,江山代有才人出了。</P>

這件事基本上算是塵埃落定了,就如宋北雲所說,需要整治的是那些近幾十年借著亂世異軍突起的暴發戶,他們對國家力量沒有概念,容易腦袋一熱乾出一些衝動的事情。</P>

而這些有年頭的老貴族,他們根係複雜,考慮事情更多,處事也更冷靜。他們自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相比較而言他們有適當的位置上也是可以起到一部分作用的。</P>

接下來就是要開始啟動青年計劃的時候了,讓那些懷揣著理想的青年們逐漸背棄自己的階級,經過幾代之後,雖然不一定會海晏河清,但至少會有數十年的穩定繁榮。</P>

而就在宋北雲收拾東西打算第二天打道回府時,馮家家主馮會突然親自拜訪而來。</P>

這個人的名聲地位還是有一些的,他的拜訪宋北雲還是比較重視的。</P>

不過馮會這次來並不是為了新政而來,而是與宋北雲商討工坊之事。</P>

老狐狸到底是老狐狸,他顯然是聽出了宋北雲話中的陷阱,一連串的問題問下來,即便是宋北雲也是一頭冷汗。</P>

“老朽不才,想請問宋大人。”馮會客氣的問道:“若是士族都開辦工坊,那田地該是如何處置?”</P>

“馮先生莫要擔心,自是有人耕種。”</P>

“那人人都去讀書,誰來耕種?”</P>

宋北雲眼珠子一轉,這個問題佛寶奴也問過,當時他並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但現在他有了,於是成竹在胸的一笑道:“馮先生,您可聽說過包產到戶?”</P>

馮會哪裡會聽說過這樣的名詞,於是宋北雲就耐著性子給他解釋了起來,而且誰說讀書就不能種地了?</P>

當宋北雲將工坊農學院的成果大致說明了一番之後,馮會大為驚歎。</P>

“當真能畝產七百?”</P>

“現在的理論狀態是可以,不過那也是因為化肥和精心照顧的緣故,化肥現在還在等著西域的礦石,若是以現在的水平,畝產五百左右,稻種幾代培育後略會有所提升。”</P>

馮會點了點頭:“那若是這般,老朽鬥膽問上一句,若我馮家也想如徐家一般開辦農場,可否?”</P>

“當然可以,不光可以還鼓勵歡迎,不過有個條件。”宋北雲晃著手指道:“產出糧食朝廷雖可收購,但是以當年各地產量計算均價且浮動不超過兩成,價錢不會太高。”</P>

“那若是遇到災年呢?”</P>

“朝廷補差價。”</P>

“行!”馮會用力的一點頭:“其餘菜肉也是如此?”</P>

“皆是如此。”</P>

“那馮家便試試來當這第二個徐家。”馮會起身朝宋北雲抱拳:“聽聞宋大人與徐家私交甚好,這……”</P>

“馮先生放一萬個心。”宋北雲道:“我巴不得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跟徐家競爭,越多越好!一家獨大,可是要出事情的,我可不想將老友送上那斷頭台。”</P>

馮會哈哈大笑起來:“宋大人果然是個痛快之人,老朽放心了,告辭。”</P>

宋北雲看了看馮會的背影,眼珠子一轉卻是笑道:“馮先生留步,我來給你講講這徐家的產業分布,到時省得馮家走了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