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七年11月29日 雪 百年未有之變革(1 / 2)

宋北雲 伴讀小牧童 2259 字 3個月前

長安現有商業種類有十五大類、一百四十餘個分類,涵蓋了幾乎是方方麵麵。</P>

而宋北雲寫出的表單之中卻是在此之上新增添了近百個種類,從產銷供應到衣食住行,從那一份表單上便能一眼看出其中的聯係。</P>

真正引人注目除了一些新興產業之外,就是現有行業的升級和轉型。</P>

這張表的詳儘周全真的超乎這幫商人的想象,一張表卻有多達十二頁的注釋,這幫豪商碰頭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研究這上頭那些聞所未聞的名詞。</P>

“哎?你們說這個集群供應和綜合市場是個甚?”</P>

有人發出疑問,旁邊的人探過頭來看了一眼,指著那人手中的表說:“注在第四頁,自己瞧啊,看不懂你再問。”</P>

“哦……原來是這樣。”那人翻到了第四頁上讀了起來:“集合商家資源,化零為整,使供應鏈……這個供應鏈又……哦哦哦,看到了,注腳在下頭。”</P>

“你莫要讀了,我們這頭也在琢磨呢。”</P>

現在這間屋子裡的人,哪怕把徐立給拋開,他們的資產也足夠顛覆一個中等國家的政權,而就是這樣一群本該不可一世的人,現在卻一個個咬著筆頭子,瞪著大眼睛一字一句的在研究者宋北雲分發下來的內容。</P>

“旅遊業……使特定地區被開發成集購物、休閒、文化等產業的集中區域。這個好這個好,引人入勝便是這個意思吧?可是什麼地方才能成為這般勝地呢?”</P>

徐立看著身邊提出問題的人笑了笑:“編個故事。”</P>

那人詫異的看了一眼徐立,一拍腦門:“難怪徐兄能夠傲視群雄,佩服佩服……”</P>

討論還在繼續,這幫人那可都是頂級的聰明人,什麼叫商機他們一點就透,一學就會。此刻那個單子在他們眼中就是點石成金的寶貝,現在再回頭看宋北雲今天說的話似乎也沒有那麼可惡了,畢竟如果不是真的沒辦法,誰會去紮堆乾一件事情呢。</P>

“競爭分散有好處也有壞處。”徐立仰起頭說道:“好處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的財富,而壞處則是因為沒有前人引路無異於一場豪賭,此間見仁見智,商道一行從無常勝將軍。”</P>

徐家在商圈的地位自然是不用明說的,徐立更是在新生代的商人之中是屬於傳奇一般的人物,即便是現在被拆分成了四家,但若是現在以財力來排位的話,馮家當之無愧的第一,接著便是徐家一號、徐家二號、徐家三號、徐家四號。</P>

而且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馮家可能在年後也會進行一輪拆分,到時徐家和馮家又成了旗鼓相當的對手。</P>

所以他說的話非常有份量,甚至隱約有了商圈老大的勢頭,除了馮家之外無人可以撼動。</P>

“那倒是不如徐兄給大家指點一番吧。”</P>

“是啊,這事情我等都是兩眼一抹黑,倒不如聽聽徐兄弟的意思。”</P>

徐立倒也沒謙虛,隻是用手點了點那張表單:“我還是期望大家能去多多了解一番這每一個行業的運行方式,若是再用老想法恐怕是要血本無歸的。若是非要我說點什麼,也不過便是諸位可以選定一行進入,逐漸成為行業翹楚。”</P>

說完他停頓了一下,環顧四周:“但是你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莫要犯了忌諱。”</P>

聽到忌諱二字,幾乎所有人都抬起頭看向了徐立,因為他們知道徐立至今能夠順風順水,全都是因為他從立足開始便緊緊貼在朝廷的身上,朝廷的每一項政策他都緊隨其後,避開了每一個風險危機。</P>

好比如這次拆分,在人家眼裡徐家的拆分是傷筋動骨的,因為拆分之後的徐家納稅額度已經超過了營收的四成。但實際上經過這樣的拆分之後,徐家整體的生命活力卻是越來越高,而且免除了成為富甲天下的危機。</P>

富甲天下啊……這個詞從來聽著都是喜氣洋洋,但隻有真正身在其位的人才知道這個“甲天下”究竟是多麼危險的事。</P>

可看看人家徐立怎麼做的?第一次朝廷改革,徐立分割出了一大部分資金成立了農場並讓皇家資金入股,看上去他吃虧但現在細細想來卻是賺得了人家夢寐以求的安穩錢,因為皇家資產是可以免除一部分賦稅的。</P>

當朝廷第二次進行改革時,徐立將所有的現錢都轉化為了實業,開廠、開田、開礦、開塘,修葺水庫,拓荒數百萬畝。然後再把這些產業租賃與朝廷,以稅收換租賃。換句話說就是自己的產業給了朝廷,朝廷為這些產業免稅,並且多餘的部分每年會定向交還於徐家。</P>

看上去徐家是虧本了,但換來的是平穩的度過了上一次的清繳合圍,而且每年抵扣的稅額也能夠讓徐家笑上好一陣子,甚至還能得到一定比例的租金,雖然如果想用那些租金來回本可能需要一百五十年,但人家這明擺著就是往百年產業去的。</P>

而第三次朝廷改革,徐家更是第一個進行產業分割的,主動將整個產業一分為四,一個龐然大物的轟然就倒塌了,雖然田地還是那個田地、產業還是那份產業,隻是許多產業卻不能再享受稅收紅利,甚至要額外再交上一份甚至好幾份的稅收。</P>

但恰恰是這樣,徐家的熱錢快速的被消耗掉了,每一個分家都能夠快速的擴散壯大,而且再次免除了被國家給秒掉的可能。</P>

要不馮家那種古典貴族都會說出“天下商業看大宋,大宋商業學徐立”這種話來。</P>

雖然每每有人問起,徐立都會謙虛說不過是自己恰巧而已。但明眼人都知道,一次兩次恰巧那是恰巧,可次次恰巧這合適嗎?</P>

每次改革都會倒下一批人、起來一批人,大家也都看出來了,商人不過就是國家養的豬,養肥了就宰的那種,但問題是徐立這樣的豬卻總是能乘風破浪、上下翻飛……</P>

至於為什麼明知道自己是豬還會義無反顧往裡頭鑽,說白了還是為了錢嘛,畢竟誰不幻想自己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特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