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曆史性的突破(1 / 2)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 2810 字 2023-04-10

隨著工匠的事情通過,李泰倒也沒什麽事情,便告辭回高陵去了。

畢竟這次從朝廷手上,拿到了能梳理整個煤炭行業的機會,以及考核工匠的方法,對李泰來說,已經不虛此行了。

接下來需要安排的事情多得很,自然不打算繼續在長安這地方待著,畢竟乾活才能使人快樂。

見到李泰離開,李世民也揮揮手並沒阻止,畢竟朝廷也不是圍繞著李泰轉悠的。

順手布置一下核查關中出生人口的信息,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算是人口普查了。

就算現在涵蓋的範圍隻是關中一地,但以封建時代的組織力,想查好,少說也要等一年。

李泰來這裏一天,朝廷便增加了一項一年工作量的任務,相信任何人都不會開心的。

所以,李泰說完這些事便離開了兩儀殿,回去時跟長孫皇後與長樂打了一聲招呼,便回高陵繼續乾活去了。

李泰回到高陵,第一時間便把馬周找過來,關於匠人考核的事情,既然以鄭國渠為考題,那主考官自然也隻能是馬周,他會負責統籌整個考試的。

“這樣的話,那我明日便是發布文書,引導民間的工匠進行考核!”馬周保證道。

李泰點頭說道:“除了關中地區,實際上我們的消息可以通過渭水,向著隴右地區傳。

隨著渭水漕運修建,就算源州勝州地區的工匠,也能通過走水路安排到我們高陵來!”

“遵令!”馬周想想直接便是應答了下來。

因為整個渭水都是馬周帶人清理出一座座碼頭來的,甚至渡口上的優越位置,越王府都占了一部分。

所以馬周想要把這一份的命令在渭河渡口傳播開來,實際上並不是什麽難事。

就更不要說,李泰在渭河的漕運體係修建起來後,每個月初便會讓醫舍那邊製作清單,然後李泰下令收購這些清單之中的中草藥材,基本上都是靠著整個渭水體係去收購的。

沒辦法,藥材基地這種東西都還沒有建設起來,除了止血補血一類的藥材,實際上都隻能靠百姓去采藥然後慢慢囤積,每次消耗起來,還真的禁不住花。

還好這些草藥也不是急需的,更多隻是作為儲備之用,所以儲存起來不怎麽值錢,一斤也就幾文錢。

基本上都是渭河附近的老百姓,在農閒時候從野地裏麵挖來曬乾,慢慢囤積起來的。

相對種田的辛苦,這種做法幾乎算不上什麽,每次屯到一定程度,一起來碼頭賣!

因為越王府基本上沒壓價,所以老百姓每個月能多賺三十到五十文錢。

一年下來也差不多有五百文了,這筆錢對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相當不得了。

因為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些就是白來的,也就是去田裏,山裏時抓一把塞起來。

正因為李泰跟著這些渡口有著經濟上的往來,而且都如約的支付了錢糧。

所以李泰以越王府身份發布了相應告示,百姓們多少也是相信的。

隻不過,並沒有李泰所想的一發出,便有許多工匠奔赴而來考試,更多的還是觀望。

因為上麵規定了考核的時間是要一直到鄭白渠修建結束為止。

這讓其他區域一些拖家帶口的手藝人有幾分猶豫,畢竟隻要是手裏有手藝的工匠,不說多麽富有,但至少是餓不死的。

這種人在百姓中,已經算得上是中產了,他們絕大多數也都已娶妻生子了。

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渭河漕運已經被馬周打通,但在安土重遷的思想下,絕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去這麽遠的地方去證明自己的。

畢竟有一手的手藝,在本地不缺吃穿,何必要千裏迢迢的跑到那麽遠的地方去認證呢。

所以很多有手藝的匠人哪怕知道了這個告示,但多少還是猶豫的。

但那些年輕一輩見到李泰這般操作,多少有幾分心動,倒也沒有想那麽多,隻不過朝廷提供了一個平台,一些渭水周邊有心氣的年輕人想要去證明一下自己,僅此而已。

靠著渭水合流,以及高陵在渭水的重要位置,從而讓李泰的命令輕鬆的發布開來。

相對其他需要陸路去傳播消息,漕運計劃使得渭水仿佛成為了高鐵,強化了與所有渭水周邊城市的聯係。

同時更進一步的發揮出了虹吸效應,開始向渭水上下遊吸收人才。

當然,在這個時代,想要外出是需要路引,不是百姓說走就走的。

但無可否認,渭河漕運,以及發布的這個工匠考核,下降了周遭百姓的外出成本,給了百姓外出的理由,讓李泰去吸收周圍城市的人才有了初步的進展。

畢竟這個命令隻在鄭白渠周圍響應,那自然吸收不了多少工匠人才。

而通過渭水卻吸納了隴西與京畿兩地工匠,哪怕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並不成熟,但作為手藝人,在這時代已經算得上高素質人才了,跟那些隻能乾苦力的勞動力是有本質區別的。

當然,這件事情的影響,到底要慢慢沉澱下來,才能真正發揮出作用。

就好像是渭水漕運計劃一樣,對朝廷來說,那是增加稅收的一種手段,但對李泰來說,卻是讓自己的影響力擴充到整個渭水,甚至開始逐漸形成虹吸效應的必須渠道。

不過對馬周來說,雖然發布了告示,但這些人也不是NPC,不是說想要刷新,那就能馬上刷新到自己麵前的。

現在該乾的活,還是隻能讓東突厥的勞力頂上。

而就在李泰與馬周處理這些瑣事的事情,很快杜楚客便來報,左武候中郎將蘇烈已經率領大軍來到高陵,需要李泰派人協助紮營。

李泰迎接上去,卻見到一個虎背熊腰的中年將士,正昂首立於門前。

這將領見到一群大人擁簇著一個小孩出來,馬上對李泰行禮道,

“末將蘇烈,見過越王。奉軍部調令來鄭白渠駐紮,還望越王配合!”

李泰的眉頭挑挑,總感覺這個家夥好像不是很會說話樣子。

說實話,李泰對於唐朝並不是非常熟悉,最熟悉自然也就是李靖李績李世民這些隋唐交際的人,至於後麵的唐朝將領李泰多數都不認識。

頂多知道一個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至於蘇烈蘇定方是誰,李泰是真不知道。

隻不過李泰稍稍讓杜楚客打聽了一下,大概知道這個家夥正在被文臣排擠。

李靖讓他過來,多少有幾分讓自己的愛將避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