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泰的堅持(1 / 2)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 2945 字 2023-04-09

“咳咳!”房玄齡咳嗽了幾聲,開口道:“魏王你有沒有辦法,讓長安將士們也都能穩定吃上肉食!”

房玄齡算是看明白了,今天就不應該過來。

但現在有了魏王養的學府兵作為對比,若軍隊夥食不想辦法提升提升,以後這些武將還不知道會怎麽樣鬨呢!

但現實一點點啊,古往今來誰像魏王這般的鬨騰的。

國家為什麽選擇府兵製,你們別人不清楚,你們這些當兵的難當不清楚嗎?!

誰不知道募兵製好,但募兵製花錢啊.

與之對比府兵製好多了,基本上軍隊的絕大多數的花銷給了士兵個人承擔.

國家隻養那種頂尖的精銳就好了,比如說李世民的玄甲軍,比如說大唐的元從禁軍,這省下了多少的軍費。

“我沒有這麽大的能力!”李泰思索著回答道,

“這不容易,因為通常可以使用的羊肉與牛……豬肉,實際上在長安附近是很難大規模養殖的.

因為長安附近的田地更適合種植人類吃的小麥,而且沒有足夠飼料,自然也就沒大規模進行養殖的條件。”

房玄齡聽到這話,到底滿意的點點頭,目光向著四周掃了掃,一股威嚴由然而生。

這可不是自己不想要給大家福利,而就算是魏王本人,也都未必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李泰倒沒看出房玄齡的意思,自顧自道:

“所以能在長安周邊進行飼養的牲畜,那就隻有雞鴨鵝之類的禽類。

這樣的需要選擇一處適合的村鎮作為試點,然後通過渭河收集周圍城市的小麥穀子的殼與麥麩,將其磨碎,作為飼料給禽類食用。

這樣的話,禽類就不需要更人搶奪糧食,這樣才有大規模生產的可能。

至於渭河上下遊的麥麩與稻穀殼能夠供養多大規模的禽類市場,說實話,我不知道,需要找一個村鎮試一試才知道!”

李泰攤開了雙手表示自己無能為力。

畢竟自己在高陵的養雞場養鴨場雖然也有,但又不是要供應整個長安的軍隊。

但即使如此飼料的原因到底限製住了自己飼養的規模。

如果房玄齡願意以一個縣市作為養殖場,整合整個渭河上下遊的稻穀殼與麥麩,實際上還是能夠供養出來的。

隻不過,這樣等於讓長安周圍一個縣成為產業較單一的衛星城,依附於長安而存在。

當然,這裏麵其實最重要的其他都好說,就是有時如果出現雞瘟,那整個縣市基本上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這個過程應該怎麽樣讓當地的百姓渡過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房相想要技術的話,我的禽類產業能夠借調人手給您。

但有一點需要知道,禽類的數量到達百隻以上時十分容易出現雞瘟。

我手下雖然有預防的辦法,但也不敢保證雞鴨之類終生不得疾病。

所以如果建立這種州縣,需要做好如果出現了雞瘟之類的應該如何防備!”

李泰很是細心的對著房玄齡說道,“所以我手下產業一般五百到一千隻禽類為一處。

就算出現雞瘟什麽直接將某種處的禽類全部處理掉,相對來說也不會太過心疼!”

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覺得李泰的建議還是相當不錯的。

能不能行至少要先試一試,大不了當初建立的倉儲,優先供應這個試點的城鎮好了。

“當然,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修建一條長安到洛陽的馳道!”李泰果斷推薦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想要打的主意,

“隻要這一條道路修建起來,那整個關東的物資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長安。

同時長安的政令也能夠第一時間傳達下來!”

“要多少錢!”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沉聲詢問了一句!

“應該比大運河修建要便宜一些吧!”李泰用運河做了簡單對比。

“你是不是還想要修建大運河啊!”李世民聽到李泰這話,眉頭都豎起來了!

“沒有沒有,大運河都修建了,我再改道沒意義!”李泰很坦然道。

“魏王,您就別說了!”杜如晦看著李世民都有些冒火的樣子,到底是連忙勸道。

李泰雖然有所堅持,但到底不是白癡,尤其是麵對李世民的時候,果斷道,

“阿耶,我的意思是,我對修建這馳道沒有具體的估算,畢竟有三百多裏的路程。

現在我在河南道修建快速道路,可從側麵對這工程進行評估,如果能修,再修就好了!”

李世民聽到了李泰這話,到底是點點頭。

雖然李泰說出來的話,讓人很是冒火,如果不是自己親兒子,怕是要撕了他那張嘴。M..

但李泰做事還是很穩妥的,就算想修建洛陽到長安之間的馳道,到底也先拿河南道實驗。

“好了,那就到此為止,等到薛仁貴與學府兵探親完畢,就將他們編入元武禁軍。

常年駐紮長安,他們也就算正式轉為朝廷的士卒,你不用再墊錢了!”李世民道。

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開口道,“那阿耶,學府兵還要派遣到西海郡駐紮訓練嗎?”

“你說呢!”李世民聽到李泰的問話道:“繼續去那邊磨煉吧,磨煉好了等到這批士卒退役,他們再補充進來!”

李泰聽到這話,忍不住搖頭道,“這批士卒的年齡最高的也隻二十二三歲。

等到他們退役要等什麽時候,我覺得每年長安的學府兵可以開放一定的名額出來。

讓從高原歸來的學府兵選擇優異的補充到裏麵。

但是剩下來退役的士卒,我覺得還把他們組織起來搬磚吧!”

“魏王您這是對搬磚有多執念!”侯君集聽到李泰的話哭笑不得,站出來行禮道,

“這批人臣覺得像是西海郡這樣受到天時地利磨煉,又有肉食的地方乃是練兵的絕佳地。

如果從那裏出來的士卒能熟悉的掌握天賦與自適應,也能非常容易的適應其他軍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