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2 / 2)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 2087 字 2023-04-26

“如果我們未曾滅國,那我自然不會建議聖人重用高延壽。

因為他也算高句麗的棟梁之才了,若有淵蓋蘇文與高臧的命令說不定真會反叛。

但正因為高句麗滅國了,那他這種相對中正的人,反而能將其用起來。

因為他會成為高句麗與大唐之間的橋梁!”杜如晦倒是從容的對李泰道,

“而其他的高句麗貴族遭受了災厄,但他這高句麗的敗軍之將反受到大唐優待,那高句麗內部的那些士族強豪會怎麽想,他們內部的裂紋會進一步放大。”

李泰聽到杜如晦的話緩緩道,“高句麗到底是小國,能出這樣一個大軍團指揮不容易,把他跟高句麗人隔離開來,這就更削減了高句麗人反叛的可能。”

“看起來魏王是讚成老臣的看法了!”杜如晦聽到李泰的話徐徐道。

“但青雀有一個問題,您就不怕他尾大不掉嗎!”李泰看著杜如晦道,“說到底,他到底是個高句麗人的大軍團指揮啊!”

“這就要看魏王您了!”杜如晦看著李泰道,“您需要建立遼難運河,溝通遼水與難水,那自然就是需要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但就現實來說,高句麗這邊並不安穩!”

“你是說新羅與百濟……”李泰聽到杜如晦的話不由沉聲下來,“高句麗都滅了,他們未必敢有多作為吧!”

“正因為他們是小國,所以他們並不知道他們與大唐的差距啊!”杜如晦緩緩道,

“而遼難運河想要完成開鑿少說五年,長擇十年,甚至有可能會拖延到十幾年。

畢竟這裏的天氣太冷了,工作效率就算是想要快,怕也快不到哪裏去!

這麽長的時間,又是在邊境地區,隻要這些小國生事,很容易影響到這個運河的工程。

畢竟時間這一種東西,太容易讓人忘記傷痛了。”

“有高延壽在,足以震懾百濟與新羅!”杜如晦緩緩道,“當然,最重要得還是要看魏王您的意思,因為這很可能是未來的您,所需要麵對的麻煩!”

李泰聽著杜如晦的話,心中頓時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顯然杜如晦想要看看李泰到底敢不敢用這高延壽。

而事實上這不僅是高延壽而已,大唐因為李世民的原因,對任用異族降將這種事情不說司空見慣,但至少已經成為了一種默契。

而將來李泰想要繼承李世民的位置,那就必須把李泰對這些異族外將到底是種怎麽樣的態度要展現出來。

李治不需要擔心這種事,那是因為有長孫無忌在他甚至算不上是真正的掌權,一直到長孫無忌倒台,李治才算是真正的掌權,他更需要異族製衡漢將。

但李泰不一樣,李泰是有著自己一套完整班底的人,如果李世民駕崩了,李泰完全能順利繼位,基本上沒有什麽權臣能夠跟李泰抗衡。

因為有非常簡單的理由,那就是李泰是能直接給朝廷發工資的人,一切的政治問題,到最後還是會歸於經濟問題。

而那時候,李泰本人又是偏向把異族漢化的態度,那到將來他又會怎麽樣對待異族的那些將領呢,是打壓,還是拉攏,又或者不做理會。

所以這方麵需要魏王的態度,哪怕現在的那些異族之人看不出來,以後隻要魏王成功順利上位,那今日讓高延壽掌管高句麗區域的態度,就會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來。

當然,要是魏王沒有順利登上那個位置,那麽也就什麽都不需要多說什麽,就當做是給未來的大唐埋了坑。

但不論怎麽樣去設計,正常人總不會認為聖人突然橫遭橫禍,然後作為繼承者的李泰突然暴病身亡這一種極小概率的事情去謀劃的吧。

所以為了給魏王鋪路,這方麵的事既然有機會,那就幫助魏王提前鋪路比較好。

李泰與杜如晦進行了短暫的溝通,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對李泰來說,李泰真不在乎高延壽會反叛的事。

因為高延壽再怎麽樣的發展,到最後也隻是一名將領。

將領實際上是非常需要平台的,比如韓信,單槍匹馬混江湖,隻能接受胯下之辱,但接受劉邦的封台拜將,那就能成就國士無雙的神化傳說。

而高延壽也如此,自己抽調了高句麗的百姓集村並寨,改變他們的生活模式,讓他們在渤海灣生存下來,讓他們跟大唐的經濟關係變得緊密,從而洗刷身上高句麗的印記。

隻要五年的安穩,相信他們就絕對不會再對高句麗有任何的想念,十年辛勞,怕更會主動去報告想要為高句麗複國的人。

而失去了百姓作為支持,說實話,就算高延壽未來真想複國,那他也失去了複國的根基,說什麽振臂一呼雲集響應,怕是到最後,反而是他徹底不容於世。

所以,既然杜如晦覺得高延壽更適合的協助大唐統治現在的高句麗,那就相信杜如晦吧。

畢竟也許在戰略上自己更加的有眼光,但想把戰略落實到實處,甚至應該用什麽人,李泰相信杜如晦的判斷。

李泰從不感覺自己比杜如晦更聰明,隻不過自己的思維跟對方思維有幾分不同而已。

但真論起權謀或者執行某件事,自己知道怎麽做是對的,但杜如晦等人卻能知道怎麽做合適,這就是自己跟他的本質差別,也是自己需要磨礪的地方。

而這種磨礪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需要坐鎮中央,一點一點的在這些老政治家們的帶領下,把自己的水準一點點的磨煉上去。

在李泰這裏得到答桉之後,在第二天,杜如晦便主動向著李世民建議,在這裏留下高延壽或者高惠真等降將,以安撫高句麗當地的百姓的意思。

而李世民則詢問應該選擇什麽人比較好,李泰則回答了高延壽,至於給出的理由是,高延壽是大軍團指揮,比其他的人更強,由他羈縻高句麗,能更好的防備百濟與新羅生事。

李世民對李泰的這個理由倒也並不反對,很快大唐在大行城建立了安東都護府,而第一任安東都護府的安東校尉則是交給了高延壽。

說實話,高延壽對這個餡餅砸在了自己頭上都有些傻了。

他完全不明白,自己這麽個降將,怎麽就成為了安東都護府的安東校尉了,但能繼續的守護高句麗,說實話高延壽還是很滿足的。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