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勸降(1 / 2)

幾天後第一批三十把工兵鍬就運到了洪溝村。

王學新拿著工兵鍬試了試手感,還是比較滿意的。

它的長度比大刀稍短……此時華夏軍隊使用的抗戰大刀大多是北平生產的大刀格式,總長90CM,重1.6公斤。

這重量雖說隻有三斤多,但八路軍戰士有許多長年營養不良或是年紀小的戰士,單手很難耍得動這大刀。

確切的說並不是「耍」不動,用這三斤多重的東西擺擺架式那還好,問題是戰場上與敵人對陣可不僅僅是這樣,比如用大刀架開鬼子刺來的刺刀……這要是提著刀都費力,刀上就沒有刺度也沒有力量,於是這條命也就完了。

因此,裝備大刀上戰場非得一些身強力壯的戰士不可,比如和尚就常年背著一把大刀。

普通戰士要想玩得動,還真得多練多耍。

王學新整的工兵鍬全長60CM,僅重1.35公斤,這重量和長度很適合普通戰士,就算沒練過的耍起來也不費勁。

另外,它摺疊後就剩下一個25CM長的鍬麵,既可以塞進挎包又可以直接背在背上,完全沒有大刀及木柄工兵鍬的不便……大刀背在背上會冒出一個長長的刀柄,不便叢林穿行,木柄工兵鍬通常是扣在側後腰部,木柄會限製行動。

孫銘也試了試,感覺十分稱手,又摺疊了背著,心下就有些奇怪。

這長度、重量以及摺疊後的尺寸按理說應該需要長期測試、反覆驗證以及多次修改才知道。

而小東北卻是直接給出數據畫出圖紙,且生產出來後各方麵都堪稱完美。

他是怎麼做到的?

運氣?

猜測?

還是僅憑感覺?

孫銘不知道的是,王學新在現代時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早就對工兵鏟的各方麵數據熟記於心了,當然不需要測試。

不過孫銘最關心的還是工兵鍬的「飛爪」功能。

他擺弄了下,就問王學新:「王連長,這飛爪……」

王學新沒多說什麼,抓著工兵鍬一坳就將鍬麵摺疊至90度,再將鉚釘一插將手柄固定,一個以鍬麵為倒勾的飛爪就形成了。

王學新手指小心的抹過鍬麵一側的鋸齒,說:「這些鋸齒會在鍬麵勾住物體時增加咬合力,承受一個人的重量沒有太大的問題,手柄尾部再綁上繩索……」

說著就把工兵鍬的環形手柄揚了揚,於是孫銘就明白了。

其實不隻是鋸齒這一側,另一側鋒利的刀刃在回扯時也會卡進阻擋物增加磨擦力,尤其是對木質物體。

孫銘迫不及待的試用了下,結果效果十分理想,隻需要把工兵鍬往屋頂或木樑上一甩,三兩下就能爬上製高點,於是就可以快速完成狙擊手的布署。

不僅如此,工兵鍬還可以成為一個很理想的槍架……

上了製高點後隻需要將工兵鍬往木樑上一釘,又或是往屋頂一放,步槍就可以穩穩的架在上麵。

除此之外,它也很符合狙擊手們隨時為自己留後路的原則。

往常要想給自己留後路既麻煩又耗時,甚至有時基本無法實現。

但有工兵鍬就不一樣。

戰士們想在哪裡下隻需把工兵鍬往該那一扣,就隨時可以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