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生產線(1 / 2)

毛熊的確有重新做試驗的條件,而且在有原型機參照再舉全國之力做試驗,時間很可能會比漢斯要短得多。

問題是毛熊此時正處在戰爭中,而且還是有「滅國」之患的戰爭中。

然後毛熊就會考慮一個問題:是錢重要,還是獲得勝利保住國家重要?

答案不言自明,當然是獲得勝利重要。

因為如果戰爭失敗,所有的錢、人、土地,就都會成為漢斯的「財產」。

於是毛熊一咬牙,給王學新提了一個新條件:「如果能夠為我方提供一百枚X2,並且能保證後續穩定的交易,我方願意用一百名熟練的技工交換,這些技工加上生產線,可以讓貴軍短時間內實現『拉5』的生產!」

王學新一聽,還有這好事?

戰爭時期是技術、設備和人才三者缺一不可。

王學新有技術……這個對王學新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麼,係統裡要啥技術都有,保證比鷹醬、毛熊都先進,再加上還有自己這個「過來人」的歷史和軍事知識,這些技術都能用到刀刃上。

設備可以從鷹醬和毛熊那引進,這就是用多少裝備換的問題。

人才就不一樣了……這就像飛行員一樣,不是短時間能培養起來的,他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過程,小學、中學、大學,再加上工作時積累的經驗……往少了說也要十幾年。

八路軍不是說沒有這方麵的人才,比如留學回來的和誌民以及蘇教授。

但八路軍確切的說是整個華夏的人才,實在太少太少了。

另一方麵,王學新又考慮到八路軍也急著需要「拉5」。

這是王學新與首長在會議中討論後做出的決定。

會上,首長及其它指戰員都相信了王學新的推測。

其實對王學新而言那不是推測,而是鬼子必然的發展方向。

參謀長說:「既然我們知道,鬼子將來可能會把戰略重心轉移到華夏,但我們又能怎麼應對呢?」

這話把與會的指戰員們都問住了。

八路軍似乎什麼也做不了,也就是之前該乾啥現在還乾啥,也就是知道與不知道鬼子的戰略方向沒區別,這顯然是不對的。

這主要是由八路軍此時的總體戰略是防禦決定的:一條完整的防線才剛剛組建,下一階段應該是埋頭發展等待時機。

偏偏這時鬼子又有大動作。

八路軍又能怎麼辦呢?

進攻?

肯定不行,鬼子這會兒估計正調兵譴將在正麵集結重點進攻呢,八路軍要是搶先進攻,那就是往鋼板上踢。

防禦?

太被動了!

重點是八路軍不知道鬼子要怎麼進攻,於是也就不知道防禦的方向。

考慮了一會兒,王學新就說道:「我認為,我們應該儘快完成『拉5』生產線的組建,儘量趕在鬼子進攻前實現『拉5』的生產!」

首長對此表示讚同:「以不變應萬變嘛!製空權是重中之重,擁有它就相當於卡住了鬼子咽喉,使鬼子不知道該怎麼跟我軍作戰。所以,自己能造飛機,並且培訓足夠多的飛行員,才是正道喔!」

接著首長就把目光投向參謀長,問:「毛熊那邊怎麼樣?生產線能如期交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