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收糧(2 / 2)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且他之前為了幫助哈薩克斯坦的麵粉廠恢復生產,就已經儲備了一些人才、設備購買渠道也打通了,幾乎可以直接上馬。

另外,麵粉和食用油的銷售渠道有很大的共同之處,日後金龍魚就橫跨了大米、麵粉、食用油三大市場,而且這三個市場都進入了全國前十,益海嘉裡能做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行?

先回河陽把麵粉廠開起來,然後再去東北尋找機會,瞅瞅能不能在五常註冊一家米業公司,東北的商業環境肯定沒有南邊那麼好,但李未之前開的飼料廠和食品加工廠也沒出啥大問題,而且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又有提升,去那邊開家大米加工廠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至於南邊就更方便了,全國稻米產量排名前五的省分別是:hlj、湖南、江西、江蘇、湖北,湖南有袁老幫忙介紹,湖北的話早就和當地領導混熟了,江蘇和江西也都有當初華東水災留下的人情,到這些地方建廠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考慮了一晚,把思路理清楚,李未便去找杜老和童老聊了聊,他倆對李未的想法也很支持,「現在農民不愁吃的了,但掙錢還是不容易,賣糧尤其難,賣給糧站好多時候收回來的都是白條,這些白條是不可能拿去買油鹽、給孩子交學費的,所以引入民營經濟進入糧食收購行業,多少能給他們一點兒實惠。」

他倆身為農業方麵的高級智庫專家,很清楚當下的形勢,以現如今的糧食產量,已經不需要國家把糧食都握在手裡了,每年隻需要完成保底收購量就行,剩下的大可以交給民營企業去收購、加工、出售,這樣有助於讓農民得到實惠,讓消費者吃到更好的精加工糧食,還能刺激國營企業改製,減少政府開支,所以沒理由不支持李未這麼做。

他們倆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最高層的意思,聽他們這麼說李未就放心了,但林毅夫針對這項政策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放開糧食流通確實是好事,但根據現在的情況,在剛開始放開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糧食暴漲的情況。」

他總結了幾個原因,首先以前那些國有企業不擔心收購任務完不成,因為農民除了把糧食賣給他們沒有其他選擇,現在有了私營企業加入收購,這就形成了競爭,農民肯定是那邊給的價格高賣給那邊,所以必然會出現雙方爭相漲價收購的情況,到時候你漲三分我漲五分,這漲價可就停不下來了。

其次,這些年農村人口一直在向城市進行大規模流動,導致農業生產和供給出現結構性短缺,雖然糧食的產量上去了,但花錢購買糧食的人也越來越多,糧食價格自然會增長。

最後,此前糧食市場是相對封閉的,地方上的糧食隻能賣給本地糧站,現在外地企業也可以過去收購了,南方經濟好,城市人口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大,糧食價格也高,到北方收購糧食去南方銷售顯然有利可圖,所以一定會有外地商人過來收購糧食,而糧價先期上漲的信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傳播,肯定會助長農民的漲價心理預期和惜售心理。

他們就會不急著賣糧而是選擇待價而沽,如此以來市麵上流通的糧食就少了,收購者為了早日完成收購目標隻能漲價,看到漲價農民更加惜售,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再次推動糧食價格上漲。

另外,朱總提出的人民幣貶值也會促使糧食漲價,現在國內的糧食價格雖然比國際市場高百分之二十,但算上人民幣貶值百分之五十七,那麼把糧食送到國際市場上出售依舊可以賺取百分之三十的利益,雖然國家嚴格控製糧食出口,但在巨大的利益麵前肯定會有人想辦法,這還是會促使糧價上漲。

這不過這就跟李未沒啥關係了,這是他們幾位專家要操心的事情,李未隻需要知道他能收小麥開麵粉加工廠就好。

回到中原省,李未先後跟邢書望還有河陽的父母官勞勇勝聊了聊,他們在大方向上都很支持,隻是在細節上稍有猶豫,最大的擔心就是害怕李未出價太高影響河陽完成正常的銷售任務。

「這個您放心,到時候糧食局出多少錢,我這邊也是多少錢,要是最後糧食局沒收夠,我直接按照收購價給他們補足缺口就行!」李未這麼一說,勞勇勝也放心了。

回去準備一番,等三夏時節來臨的時候,河陽各鄉鎮都出現了惠農公司的小麥收購點,他們也開始收糧了。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