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大軍北上,再次出發! (1 / 2)

溫越一向以慷慨著稱,與盟友相處融洽。

過去的戰友如祖大壽、滿桂、馬世龍、洪承疇等,都曾在與溫越共同作戰中受益匪淺,自然不願意看到溫越留守後方。

麵對眾人的勸說,連張霖若也在其中,溫越最終放棄了堅守後方的打算。

經過一番思考,溫越道:「剛才祖將軍提到大軍需要分守多個地點,但我認為隻需守住幾個關鍵點即可,無需過多兵力。」

祖大壽道:「願聞其詳。」

溫越闡述道:「首先,在杏山堡北麵不遠的長嶺山上,可以駐紮三千兵力,挖掘壕溝建立營寨,與南麵的杏山堡守軍形成呼應。

「這樣就能控製鬆杏要道,防止敵人挖壕截斷我們的聯係。這個任務,我建議由我的輜重營將士來承擔。」

見眾人陷入沉思,溫越繼續說道:「其次,在杏山西南方向約十裡的五道嶺群山丘陵地帶,橫跨川原,山的東北腳和西北腳分別有大興堡和東青堡。

這兩堡之前都有河流,我們可以選擇一兩位入援大將軍,在五道嶺上駐守重兵,布置深壕和火炮,與兩堡守軍形成呼應。

「如果敵人想要攻擊杏山堡,必然要從女兒河過來。

「女兒河距離杏山堡不過十幾裡,中間就是五道嶺。

「他們一旦接近杏山堡,就會受到我們左右兩側的夾擊。

「而且,如果不先奪取大興堡和東青堡,以及長嶺山的駐軍,他們又怎能安心攻打杏山堡,而不擔心後路被切斷呢?」

看著溫越詳細地分析著山脈地形,對各個地點了如指掌。

讓洪承疇和各將深感佩服,這溫越之所以天下聞名成名,絕非偶然。

看見有些將領不明所以,溫越走到地圖前,詳細地解釋起來。

地圖上清晰地標出了城池、山嶺、河流等重要地理信息。

牛苛等人仔細觀察後,立刻興奮地喊道:「真是妙計!如果沒有攻下長嶺山、東青堡和大興堡,建虜怎麼敢輕易冒進?

「而且,從嶺上用火炮轟擊,再加上山上山下的聯合夾擊,肯定能讓那些建虜吃儘苦頭。

「這幾處地方相距不遠,相互支援起來也方便多了。

神機營前營副將付崇英激動地說:「這樣一來,塔山、高橋等地的防守兵力就不需要太多了,五道嶺、長嶺山再加上杏山堡,這樣的防線已經足夠堅固了。」

溫越補充道:「但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支機動兵力,至少是一萬騎兵,用於快速支援和尋找建虜的弱點進行攻擊。」

他沉思片刻後說:「也許一萬騎兵還不夠,可能還需要增加一些,當然,如果建虜沒有進攻杏山,這一萬騎兵就可以作為主力大軍使用。」

洪承疇笑道:「平虜伯這番謀略,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完善至極,我等就如此辦吧。」

他的笑聲在堂內回蕩,其他將領也笑了起來。

然而,選擇誰來駐守五道嶺成了一個新的難題。

兵力較弱的牛苛,白恩光、湯通等人都顯得有些猶豫,似乎不願意分兵留守。

而滿桂和馬世龍,則和溫越配合良久,知道溫越將自己的輜重營留在長嶺山防守,他們意識到杏山等地未來可能會有戰鬥,軍功自然也不會少。

於是,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心領神會。

於是主動請纓,表示願意留守。

看他們兩人願意留守,眾人都是興奮。

滿桂和馬世龍兩部各自都有上萬多人,其中還有新練的新軍,戰力算是不可小覷。

騎兵數量也多,機動兵力便也有了。

當天,經過大明各將領們的深入討論。

對各項軍事事務進行了周密的策劃和細致的安排。

從早到晚,大小事務逐一商議,直至夜幕降臨才各自散去。

在當天的會議中,還確定了先鋒人選。

先鋒官負責在遇到水域時搭建橋樑,偵查前方敵情,確保大部隊能夠順利前行。

因此,先鋒官不僅需要戰鬥力出眾。

還要對當地情況了如指掌,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職位。

袁崇煥舊將,寧遠屯總兵劉繼虎主動提出擔任先鋒官。

自從袁崇煥戰死後,劉繼虎連番與溫越討好,想加入溫越的麾下。

但溫越沒有答應,隻是另外起了一個勤國營。

劉繼虎對此有些猶豫,他其實是直接想加入溫越的嫡係的,並不想從勤國營滿滿晉升。

恰逢這次北上大戰,可以直接與溫越親自接觸。

而擔任先鋒,他認為這是一個表現的機會,所以主動請纓。

對此,溫越思慮片刻,便點頭同意。

至於策應人選,溫越則比較謹慎,讓宣府總兵祖大壽進行策應。

兩軍之間的距離不超過四十裡。

隨後,中軍大部隊跟進。

所有計劃都已經確定。

三天後,崇禎三年七月十四日。

十多萬明軍在寧遠舉行了誓師儀式,正式向錦州進軍。

大軍浩浩蕩蕩地從寧遠出發。

寧遠到鬆山堡的距離超過一百裡,大軍行動非常謹慎。

寧遠總兵劉繼虎率領的前鋒,與策應總兵祖大壽的部隊之間距離不到四十裡。

而祖大壽軍與中軍大部隊的距離也不到三十裡。

整個大軍緩慢前行,但彼此之間都保持著一天的行程距離。

如果是騎兵快速行進,那麼隻需一個時辰或半個時辰就能到達。

在這片遼闊的遼西土地上,軍隊如同細流匯聚成江河,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攜帶著各自的輜重,行進在征途之中。

主力部隊之後,是無儘的民夫隊伍。

他們驅趕著各式車輛,從驢車到馬車,從騾車到人力車,甚至還有駱駝隊,形成了一條綿延不絕的物資補給線。

為了確保行軍的順利,前方的敵情每過一個時辰便有一次匯報。

道路上,哨騎和身著青綿布齊腰甲、頭戴明盔、掛著令牌、手持令旗的旗牌官們穿梭不息,傳遞著重要的軍令和情報。

……

第二天,前鋒部隊已經越過了高橋堡。

而策應部隊也通過了塔山堡。

在前行的過程中,他們遭遇了建虜的哨探阻擊和騷擾。

但都被前鋒大軍所擊潰,取得了斬首十餘級的戰果。

寧遠總兵劉繼虎傳來的報告中提到,建虜有一部鑲紅旗和鑲白旗約有萬人,以及數千名披甲奴,正全力攻擊杏山城堡。

杏山的守將緊急向前鋒求援,形勢十分危急。

報告中還特別指出,並未發現攻城的敵軍攜帶紅夷炮車。

中軍做出了回應,如果建虜的披甲奴確實隻有數千人,那麼可以派遣援軍前往杏山支援。

𝘴𝘵𝘰.𝘤𝘰𝘮

同時,必須廣泛部署哨騎,以防止建虜在杏山周圍設下伏兵。

劉繼虎統領的前鋒部隊規模宏大,約有萬人之眾。

其中精銳的正兵營騎兵就占據了三千五百之數。

這支騎兵部隊以傳統的冷兵器為主,裝備有馬槊、鏜鈀、騎槍、刀棍等利器。

而在熱兵器的運用上,他們偏好使用三眼銃。

這種火器在銃身外加裝了尖刺,形似狼牙棒。

對於身披重甲的敵人來說,其威力甚至超過了普通的刀棍。

此外,劉繼虎麾下還有兩個車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