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二十一年7月4日 晴(2 / 2)

宋北雲 伴讀小牧童 2305 字 3個月前

這日張清來家中蹭飯,這個宋北雲唯一正統弟子在老張大人去世之後,也就成了宋北雲兒女一般的人,來到家中已經不算是客了,隻是她老是不結婚,這讓宋北雲頭疼的很。</P>

“彆管我圖什麼,你怎麼還不找個人嫁了?你年紀不小了,明年也該三十四五了。”</P>

“哎喲……師父……”張清一聽這個話題就會炸毛:“我這邊還等著出成果呢。”</P>

“你不要怪我羅嗦,我真的是為了你好。”</P>

“知道啦知道啦。”張清一臉哀怨:“您彆見我一次就嘮叨我一次啊,這吃飯都不安生。”</P>

宋北雲冷笑一聲:“狗到了年紀都得配個種,你真的是不著急啊。”</P>

“師父……”張清被逼無奈,突然使出了乾坤大挪移:“不過師父作為未來人來到這裡,卻這樣勵精圖治,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人總歸是有個動機吧,我想如果師父是為了舒服,那其實二十年前您就能很安穩了吧?”</P>

宋北雲垂下眼皮:“因為我比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遭受過多少苦難,我身為它的一員,其實是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它避免那些苦難的發生。”</P>

“都有什麼苦難呢?”</P>

宋北雲抿嘴笑了笑,卻是沒說話,而張清則一直瞪著眼睛看著他,表情很是期待。</P>

“真不說啊?”</P>

“沒必要了。”宋北雲搖頭道:“它不會發生了。也許我的使命到這裡也算是結束了,未來還是靠你們的了。讓它更強大、更先進、更文明,致力於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成為踐行者、引導者和調解者。”</P>

“師父到底是師父啊,不過現在師父你可不能退休,真的要退了,麻煩可就大了。”</P>

“你以為我不想啊?”宋北雲搖頭,頗為無奈的說道:“你都不知道我的夢想是什麼。”</P>

“是什麼?”</P>

“就衣食無憂、遊手好閒過完混吃等死的每一天。”宋北雲抿了抿嘴道:“可浪漫終究不能成為永恒的追求,沉溺於浪漫主義的大潮裡,是會被淹死的。”</P>

“所以師父才走上了這條路對麼,但師父你有沒有想過,世上可能沒有什麼是比革命、是比逆天改命更加浪漫的事情了。所以一生都在追逐唯物主義的師父,其實是一個極致的浪漫主義者?”</P>

“哈哈哈哈哈……”宋北雲哈哈大笑起來:“你這話我喜歡。”</P>

極致的浪漫主義者。</P>

也許吧。</P>

現在的中國正處於千年未有的大變革時期,在這個時期各種思想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湧現了出來,他們有些是繼承了過往的諸子百家,有些則是新生的思想流派。</P>

思想雖多且雜,但中國的壽命太長了,長到即便是再新的思想都能在古籍中找到對應的表述,並且總有鮮明的例子來證明這個思想是對是錯,人們總是在不斷的反駁,而正因為這一大堆思想者的出現,現在的大宋乃至中國都處於一種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之下。</P>

它甚至比文藝複興還要來的激烈,比啟蒙運動來的還要深刻。它骨子裡鐫刻著這個民族傳承而來的智慧和與生俱來的辯證思維,對自由和秩序的理解沒有任何一個文明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P>

而在這樣的思潮之中,它誕生了大量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和文學家,國運雖遠未至繁體,但卻已經呈現出了極端燦爛的征兆。</P>

就像宋北雲說的那樣,他一個人是沒有辦法讓一個文明璀璨而光輝的,這個文明之所以光彩奪目,因為它本身就是寶珠,而宋北雲的作用僅僅是擦亮它,讓它綻放出原本屬於自己的光芒。</P>

在過去的世界裡,宋北雲見識到了以西方文明主導的世界究竟是個怎樣的模樣,他甚至想也沒想過當東方文明開始影響世界之後的模樣究竟會是怎樣。</P>

但今天他看見了逐漸摒棄掉封建思維禁錮的東方思想究竟是有多麼的迷人,就像張清說的那樣,原來當唯物主義達到極致之後,其實也會是那樣的浪漫。</P>

當然,問題仍然有很多,但終究會得到解決,功成不必當代,因為沒有人能與日月同輝,但日月之下終有人在砥礪前行。</P>

新曆二十一年七月。</P>

世界最大港口青龍港正式落成並更名為上海港,十二天後,世界第二大港口崖州港正式落成並更名為海口港。兩個港口可同時接納全世界現有所有船舶入港並且配備極為便利的陸上交通能力,並且在不遠的將來火車將會直接入港,形成快速轉運樞紐。</P>

而就在同年八月,歐洲方麵直接繞過前線指揮官,向大宋政治中心發來求和文書,全篇以中文書寫,但宋北雲拒絕和談,雙方戰事依舊。</P>

同年十一月,第一支埃及使團攜商隊經瓦汗走廊進入大宋境內,成為第一個與大宋建交的非洲國家。</P>

同年十二月,吐蕃諸部放棄農奴製,自願並入大宋,周仙林成為第一任吐蕃刺史,完成了對吐蕃區域“自古以來”的統治劃分。</P>

次年一月,第一條橫跨長江的鐵鎖浮橋在金陵建成,結束了長江之上千年無橋的曆史,也結束了兩岸百姓需要靠船渡過江的曆史。</P>

新曆二十二年三月,遼國皇帝遞交國書,開啟雙方統一意向談判,統一話題正式進入對話階段。</P>

新曆二十二年四月,第三次亞歐戰爭開啟,四十萬亞洲騎兵登陸歐洲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