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集裝箱(2 / 2)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 2823 字 2023-04-10

要將這些東西倉儲,數量少倒還好說,但數量多了,那需多少人計數,又需多少人維護。

這方法隻能解決一時燃眉之急,不可能徹底解決這問題。”

“戴尚書所言甚是!”馬周認可的點點頭,但依舊坦然道,

“所以由越王的提議,朝廷方麵需要製作出一種能裝在包裝的特殊搬運工具,確定它的長寬高,統一把所有的物品全部都能裝進去,將其稱呼為集裝箱!

運輸過程中所有物品全部放入到這運輸箱中,我們根據這運輸箱的數量收取費用。

不滿一個集裝箱的物品,按照以一個集裝箱計算。”

“集裝箱?”李世民的目光看向李泰,道,“是你想出來的?!”

“是的!”李泰坦然承認道,“

收稅方式自然要簡單,最好簡單到換條狗到崗位上,那都能夠順利的把稅收給收上來。

而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能幫助我們減少不少的問題。

高陵開設了碼頭後,我便能看得出碼頭上人來人往,各種事務無比繁雜。

這造成了碼頭的熱鬨,同樣也是碼頭的雜亂,甚至會形成碼頭的擁擠堵塞。

現在,高陵碼頭的搬運工人已經接近五萬了,但還是有時候來不及卸貨與搬運。

有些時候很可能一袋大米灑在地上,都會導致某些路段堵住,從而波及一大片區域,形成了大麵積混亂,管理起來相當有難度。”

“那換成所謂集裝箱,就能解決掉你所說的問題?”魏征有些難以置信。

李泰道:“可以,直接讓他們把集裝箱送回他們倉庫,他們回去之後慢慢拆解也就是了!

事實上,集裝箱所帶來的好處,不僅如此。

如果集裝箱能全麵普及,那可以製造出專門能夠放置這集裝箱的馬車。

到時候一件貨物,一路上就能省去上下搬運的麻煩,直接便是從船艙到指定的地點,效率提升一倍不止,甚至以後有了需要,還能直接給集裝箱下麵裝上輪子。

到時候縱然是陸路的馳道,中轉站,橋梁,都能輕鬆進行搬運。

真到那時候,那我大唐內部的物資調度速度可想而知將會變得多麽驚人。”

李泰倒是伸出手來描繪未來的藍圖,實現不能實現不知道,但唬人絕對足夠了。

“先期需要海量投入去建設分段碼頭是嗎!”戴胄一句話倒把所有人拉回了現實。

李泰描繪出來的這個景象的確是相當的誘惑,但現實是前期需要投資一大筆錢!

“實際上,比較起港口建設的投入,最大的問題是度量衡未曾統一。”李泰無奈道。

“度量衡未曾統一?”魏征聽到李泰的話,疑惑道,“自從始皇帝起,我華夏度量衡用得不都是寸尺丈裏,何曾沒有統一度量衡,我此事到是第一次聽到!”

“若是統一了,又哪裏有大鬥小鬥之事!”

李泰此刻到時沒有半分的退縮,看著魏征說道,

“因為度量衡從根子開始就有問題,我們現在的唐尺比較起秦尺要更長,但我們依舊將錯就錯的用著,為得不就是從百姓的身上多扣出幾口糧食來!”

“青雀!”這時候的李世民聽到李泰這般言語,神色不由嚴肅起來。

“阿耶,魏秘書,我失態了!”李泰深吸一口氣道,

“總而言之,若想要用第二種方法來說,需要一種較為穩定的單位,是多少那就是多少。

不會隨著向其他地方推廣,結果變得如同秦尺慢慢變成如今唐尺般出現度量的問題。

如果不注意這個,到時候,箱子你大一點,你小一點,變得難以稅收且先不說,

更重要得是縱然能強行航運,但到了要用馬車進行運輸時,發現因尺寸太大而無法運輸,那這貨物怕是隻能丟在碼頭了!”

聽到了這話,眾人倒是明白了李泰的意思,為什麽要統一度量衡。

而李泰則是繼續的說道:“可以說如果沒有度量衡統一,那根據集裝箱數量進行稅收,也就成了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這……”在場的人聽到李泰的說法,那自然是傾向於第二種。

畢竟他們也能夠聽得出來,第二種雖然前期的投入比較的大,但是以後幾乎是坐著收錢,而且別人的數量與物資也都能夠全部都精準的進行掌握。

與之相比,第一種自己隻能找碼頭負責人收取費用,收取到費用多少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作為大政府,那天生就是想要管控到基層的。

如果明明有種能管控到基層的辦法卻被白白放棄,那對在場任何人來說都不願意接受。

“越王,你做事向來謀而後動,相信你應該已經有了度量衡的標準了吧!”

房玄齡的目光看向李泰,雖然房玄齡不懂李泰到底有什麽辦法,但房玄齡能理解李泰的思維。

基本上李泰如果真沒什麽辦法,那李泰是不會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的。

李泰看了房玄齡一眼,總感覺他好會找台階,不由開口道:

“李淳風在農業學府時,曾製作出新的標準。

等到淳風回來,可以讓他當著諸位的麵再進行試驗度量衡的由來。

但想要推行新的度量衡肯定需要朝廷支撐。

如果朝廷同意,那可以以高陵作為試點,慢慢向著全國推行!”

“高陵作為試點?”魏征神色嚴肅道,“看起來越王是有備而來!”

“既然上奏《漕運論》,那自然儘可能把這件事準備齊全!”

李泰麵對魏征不見半分畏懼,畢竟自己做得事情自己認為是對的,那自己又何必退縮。

李泰的目光在魏征的身上落了一會兒,最終還是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開口說道:

“除了度量衡的推廣外,還有港口的分段建設,這些都需要時間。

我覺得與其一下子在大運河上實行,還不如先在渭河上實行一段時日來積累足夠經驗。

有什麽問題,需要怎麽解決,這些都能一一處理。

要知道渭河東西走向,尚且會有多不勝數的雜事,而大運河可是南北走向,溝通整個華夏的南北,這遇到的問題肯定比渭河水運會遇到的更多!”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