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北上的目標(1 / 1)

大頭折磨建虜哨探的手段很殘忍。一刀一刀將這建虜哨探的肉一塊塊割下來,然後用鉤子挑走。建虜哨探被折磨得想死不得,哀嚎不已。眾人聽著,心裡沒有絲毫同情,各自沉默,想想自己的兄弟同伴落在了他建虜手裡,受折磨更過。過了片刻後。眾人終於從這名後金哨探的嘴裡得到了想要的東西。而這個時候,後金哨探已經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奄奄一息了。孤狼給了大頭一個眼神。大頭會意,直接一個用力刺穿了後金哨探的喉嚨,給了他一個痛苦,然後割下他的頭顱,剝下他的盔甲。孤狼道:“走吧,我們回去告訴大人們吧。”王英點頭,幾名夜不收上馬,留下一具屍體在原地後,很快身影消失在了風雪當中。******傍晚時分。得到消息的眾明將聚在一起商討事宜。議事廳中。明將數量眾多,滿滿大廳都是。袁崇煥指著地圖上道:“諸位,根據夜不收探報,賊虜正往錦州退去,其大部更是往廣寧方向過去,留在大淩河、小淩河負責斷後的乃是建虜的正紅旗部和正白旗部。”“依本將看,最終建虜也會從大淩河和小淩河這兩地撤走,這兩地無屯堡可守,即便是錦州城也不是什麼緊要地方,建虜都會放棄。“所以收服錦州城以及此次丟失的失地,都是指日可待之事。”說到這裡,袁崇煥頓了一頓,目光掃向眾人。眾人被他掃過,心中俱是一凜,知道還有話沒有說完。“不過此戰過後,錦州城損失極大,物資糧草都付之一炬,城牆屯堡都被儘數損毀,建虜若是要再次南下,再次進犯奪下錦州城是輕而易舉之事。”袁崇煥在地圖上敲了敲,那是廣寧的位置。“依本將意,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著建虜退去,一舉奪回廣寧,以廣寧為前線,再緩緩圖之!“諸位,你們說說,可以異議?”袁崇煥立起身子,看向眾人,最後目光停在沉思不語的溫越臉上。他說是問眾人,其實就是征詢溫越的意見。在場眾人中,隻有溫越不是和他穿一條褲子的,而也是溫越手下兵力精銳,是一股不得不重視的力量。這溫越那邊的戰鬥,袁崇煥聽說了。以四千人抵擋住建虜鑲紅旗的進攻,還讓鑲紅旗損失了不少戰兵、輔兵。即便是被動防禦,占了火炮火器犀利的優勢,但野戰戰勝建虜這戰績是虛不得的,因此若有溫越支持,此戰去攻取廣寧城,大有可為。“袁都督所言極是,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建虜如敗家之犬從寧遠城下逃離,士氣正大喪的時候,我等趁機奪回廣寧簡直易如反掌!”諸將中,馬世龍第一個叫出了聲。這次戰鬥,馬世龍因為天啟四年那場戰鬥,折損了不少兵力,所以這場戰鬥開始後,他便坐觀局勢,一直呆在前屯衛,龜縮不出。即便是一些後金流騎,跑到他的地盤,殘害附近的百姓,攻擊屯堡和邊墩,馬世龍也是裝作沒看到。還是留守後方的青牙軍,跑去他的地盤幫忙剿滅後金流騎。當時,馬世龍聽到這消息,還非常不屑。這青牙軍浪費這精力剿滅後金流騎乾嘛?後金流騎剿滅的了麼?等寧遠城一破,大批的後金精兵殺到,再剿滅也剿滅不乾淨,還不如想想該怎麼逃跑。說來也是,這溫越明明平常那麼一個精明的人,怎麼這時候犯傻了?退回山海關不就行了,那山海關城高牆厚的,建虜絕對攻不破。需要犯傻和袁崇煥一起抵住建虜麼?這馬世龍也不換位思考下,溫越的地盤就在山海關前,又不是山海關後,不幫忙袁崇煥守住,損失的不就是溫越自己的地盤。馬世龍是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的,相反,馬世龍還覺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聰明人,沾沾自喜。然而,到了這時。寧遠城居然守住了,建虜竟然一聲不吭地就跑了。馬世龍傻眼了,之前想的一切都沒了,眼看著袁崇煥、溫越等人立功,此戰之後定然又是一波賞賜。而自己躲在後方一點戰功都沒有撈到,還心驚肉跳了這麼久。這不行啊。所以在袁崇煥提出要奪回廣寧的時候,馬世龍第一個支持。“我支持都督大人,說得沒錯,此次建虜侵害我大明百姓這麼多,就這麼便宜地讓他們走了,太可惡了!”“敵可往,我亦可往!”“追擊建虜,奪回廣寧!”……其他將領也在叫囂,一呼百應。對於諸將的紛紛附同,袁崇煥心裡滿意,但眼睛還是放在溫越的身上,等著他的回答。溫越沉思了許久,他在思索著利弊。青牙軍在這次的戰鬥中收獲已經不少,斬獲了幾百多建虜人頭,還收獲了一批糧食和數量不少的錢銀。繼續北上,收複的地盤,也不是屬於他管轄的地方,好處並不會太多。然而,奪回廣寧,意義卻頗大。首先有了北方的廣寧作為屏障,自己地盤就不用直接麵對建虜的侵略了。再者,他們這次守住寧遠城是犯錯了的,雖說將在外君有命而令不從,但是臨時奪權畢竟是官場大忌。奪回廣寧,立了功勞,可以再消減一下奪權風波的影響。隻是溫越心中又有憂慮,建虜這般退去,恐怕不是那麼簡單,或許還有後招……“既然都督大人有意北逐建虜,奪回廣寧,同為大明將領,下官有何不支持道理。”最終,在袁崇煥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溫越抱拳行禮道。“哈哈哈!”得到了溫越的回應,袁崇煥意氣風發,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溫越的肩膀,之前的苟且鬥角似乎都從來沒有出現過。“好,有溫越你相助,何愁大事不興,賊虜不破!”袁崇煥爽朗的笑聲遠遠傳開,議事廳中,也有許多將官哈哈大笑,在這一刻,在場許多人都對奪回廣寧城非常有信心。隻是奪回廣寧真的那麼容易嗎?******翌日。定議完畢後,大軍立即出發。對於此次北上收複廣寧的行動,諸將都想著搶功,踴躍不已。鬨得袁崇煥心煩,防守的時候,就不見諸將這麼積極過。溫越在旁觀望,不插一句。對他來說。此戰他已經過於耀眼了,擊退後金鑲紅旗,燒毀大沙堡都是尋常明軍部隊完全做不到的事情。再積極搶功,太惹人厭了。不過袁崇煥知道青牙軍的實力,最終定下來的一萬六千人的大軍,溫越的青牙軍幾乎占了其中五分之一,出動三千多人。其他份額則被各將紛紛搶占。這次的出兵,不想以往各軍報上來的時候,有虛報,雜兵,次兵報上來的。因為份額有限的原因,諸將報上來的都是實打實的戰兵,一青色的青壯男丁,當然這其中各家的戰兵是有優有劣。確定好出戰的名額,諸將連夜就回去準備了。這時。在寧遠城外的山海大道上,浩浩蕩蕩行進著一支大軍,上萬多人。這些大軍中,大多是騎馬的騎兵,以行軍陣列展開,由赤紅色盔甲和繡著“明”字的旗幟,組成了一片的紅色海洋。大軍按照傳統的行軍隊列,分為前鋒、中軍和中部和後路。最前方的部隊是祖大壽,祖大壽的部隊多為騎兵部隊,打著一杆“前軍司命”的旗幟。中軍則是袁崇煥管理的本家部隊,將領有滿桂、左輔還有馬世龍等。彆看馬世龍立功積極,但他也不傻,大前鋒是最容易遇敵的,還是跟在大部隊為中軍安全。再後麵的中部,則是溫越的三千青牙軍,推著各種裝有輜重的車輛,還有架著火炮的炮車,隨軍前進。最後麵為後路的,則是副將朱梅率領兩千精兵跟著。每路相隔不到一裡的距離。都是數人數馬為一排的隊列前進,旌旗一麵跟著一麵,井然有序,穩健不亂。大軍的行軍速度並不算快。行到中午的時候,才不過行進了三十裡地,這對於大部分是騎兵的大軍,速度算是非常慢了。其中,主要是因為溫越這部中有許多步兵,還推著輜重車和炮車,速度被拖累了。這讓許多急於立功的明軍將領,和彆部軍士心中都不免有些抱怨。行軍速度這麼慢,如何追逐到建虜,奪回失地?不過,溫越覺得這樣的行軍速度對大軍來說,是比較有利的。行軍倉促過於急躁,容易行軍不穩,受到敵人埋伏襲擊,並且還容易過於疲憊,不能保持軍陣嚴整,也不能保持肅然的軍勢。當然。影響大軍行軍速度的不止是溫越所部,還有大軍後方的輜重騾馬等。一萬六千人的隊伍,所攜帶的物資不少,每個營中都要準備數量巨多的物資,營帳,還有拒馬、火藥等,糧草車馬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袁崇煥精神煥發騎在馬上,朝四周看去,觀摩著行軍軍陣。其中溫越所部不可避免是最顯眼的,溫越的青牙軍,每個軍士都是精銳的好兵!這些軍士跟在溫越的中軍大旗的下,以十人為一伍,四伍為一甲,五甲為一把,一把一把地前進。自從在寧遠城外,與自己彙合出發後,這些青牙軍的隊列沒有絲毫變化,隊列整齊,即便是那些拉著推著馬車的輜重兵,在行動中,也保持著嚴整的隊形。要知道,溫越的青牙軍大部分都是步兵,沒有馬匹提供馬力,行軍過程中身上還披著沉重的盔甲。這一上午,不僅沒有人落後掉隊,整個行軍隊形依舊保持著極其完整!一伍十人從來不多不少,從任何角度看過去都是一條直線。像其他行軍的部隊,隻是行進才半日。就有一些陣型變得歪歪扭扭了,前後脫節了。也就祖大壽的部隊還好,能夠保持著陣型,但他們本就是騎兵,有著馬力支持,和步兵不能相比,更彆說,祖大壽的騎兵也出現了一些稀稀拉拉的情況。袁崇煥心中感歎。這溫越麾下的青牙軍精悍程度,放在這遼東境內,已經幾乎沒有明軍部隊能夠相比了。或許等此戰之後,自己也可以試著學學他的練兵之法?袁崇煥在打量著溫越的部隊,溫越也在打量著其他明軍的部隊,注意到了其他明軍的行軍問題。其他將領的營兵家丁大部分拎一個出來,單打獨鬥,自己的青牙軍都不會是他們的對手。可是這些營兵家丁大多軍紀不行,做不到令行禁止,在配合方麵,以及軍陣方麵,遠遠不如自己的青牙軍。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軍陣是最重要的,個人武力反而是次要。所以,溫越從來不對軍士們的個人武力看得重要,任何軍士都已軍陣訓練,互相配合為首要。而這些明軍將領的士兵,在己方戰勝的時候,具有非常強的戰鬥力,十分英勇,而在戰敗的時候,便會成為無頭螞蟻,一敗千裡。造成這種原因,溫越覺得主要是兩個原因,其一是軍中經常被克扣糧餉,疏於訓練,沒有人願意真正賣命。第二就是兵油子太多,整頓困難。曆來軍中常見逃兵現象,願意留下來的軍士都被各將官當寶貝看待,好吃好喝供著,要求著他們上戰場殺敵。幸虧自己早就注意到了這兩點。將原有的明軍一概不要,所有的軍士都是一手操練出來的,並且其中若是出現偷奸耍滑者,一概嚴厲處置。至於糧餉雖然不發,但分了田地,又會拿出戰後三成繳獲賞賜,所以練得了這支青牙軍。不過換位想想。自己若是被調往他地,臨時接手一支明軍部隊,還真有點頭疼,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些兵油子是好。中午時分,稍微原地休息一下後。大軍繼續前進,又行了半日。再往前去,不遠處就是塔山堡了。就在遠遠看到塔山堡的影子時,遠處白茫茫的地平線處,有幾十騎踏著雪,朝這邊過來。頓時,大軍有些騷動。後金兵的野戰能力極強,大軍除了溫越敢說野戰對上後金軍沒有問題,其他人都沒有在野外對上過後金兵。故此,眼見有騎兵過來,大軍不免都有些心理壓力,騷動起來。